数日之后,汴京城,垂拱殿。
皇上赵祯正在翻阅包拯呈上来的有关于庞太师的罪证。
良久,他脸色难看的向包拯问道:“包拯,这些你是从何处得来?”
包拯丝毫不加隐瞒,直言不讳的道:“这是隐组之人交给我的。”
赵祯一听,不禁皱眉:“此隐组之计也!”
“我明白,但我把他呈给皇上的原因,只是因为我已查证,上述所言真实不虚!”
赵祯默默叹了一口气,庞太师掌控军队,结党营私,又权倾朝野,他岂能不知,只是自己当年能够登基也多赖他相助,随着自己年岁增长,庞太师的势力越发的根深蒂固,自己纵使扶持八贤王,又有众多正直的文武大臣相助,也只是勉力维持而已。
若可以动手,纵然没有这些案上的证据,自己也会毫不留情的将其罢黜,只可惜现实并非如此,他若敢动庞太师,非得搞的朝野动荡,外邦入侵不可。
再加上庞太师掌握狸猫换太子一案的凭据,两败俱伤之下,他可能连皇位都坐不稳,只可徐徐图之。
赵祯看向包拯,沉声道:
“包拯,此事无需你插手,朕自会处置,你还是先追查隐组之事吧!”
对于皇上的态度包拯其实有所预料,但无论是凌楚楚的事,还是他的性格都不允许自己撒手不管,问道:“皇上,不知此事您当如何处理?”
“大胆!你是在质疑朕吗?”
赵祯佯装大怒,对着包拯呵斥道,他虽欣赏包拯的聪明才智,忠肝义胆,但其性格却耿直的让人头疼,还需要多加历练,又宽慰道:“此事涉及国本,朕需小心行事,你可知晓!”
听到皇上这么说,包拯纵使再不情愿,也不好说些什么。
不过说起动摇国本,包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随即向赵祯禀告:“皇上,包拯还有一事相告。”
“不知是何事,不会还和庞太师有关吧?”赵祯捂着脑袋问道。
“是有些关联,隐组百密一疏,我正是由此得到了一些启发。”
只听包拯说道:“我其实一直觉得很奇怪一点,那就是隐组的消息为何如此灵通准确,它的出现明明不过是近几个月的事,可在如此短的一个时间内,根本无法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我有很多种猜想,直到我看到了这些庞太师的罪证。”
“哦!继续说下去。”赵祯瞬间来兴趣。
“皇上你想,隐组可以掌握了庞太师这么多证据,那朝堂之上的其他人呢?”
瞬间,赵祯神情一震,一张不寒而栗的感觉笼罩全身,有些迟疑的道:“这可能吗?”
“很有可能!”包拯断然说道:
“迄今为止,隐组所杀之人都是一些劣迹斑斑,罪大恶极之人,他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碰到一些情节尚轻,罪不至死之人,那当如何,放任不管吗?”
“或许如此。”
“不,如果我是他们,留下这些证据,再加之武力胁迫,为自己所用,一人沉沦,百十人沦陷,一传十,十传百,才能在如此短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偌大的情报网,隐组正是借用了朝廷的力量。”
包拯之语振聋发聩,赵祯一时间难以接受,不过细细一想,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你可有证据?”
“暂时是只是包拯的推测,但此事若是属实,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想要查证也不是难事。”
“你速速去查证一番,朕等你的好消息。”赵祯看向包拯,心情复杂难明,又勉励了他几句,便让其退下。
最后看着庞太师的那一干物证,摇了摇头,世人都道皇上好,又哪里知晓皇上的痛苦与无奈。
……
与此同时,千针山小岛。
一座静室之内,林鹏盘膝而坐于上,四大使者则坐于他的下端。
“这本被隐组掌握把柄的官员名册,另一本则是隐组操控帮派的人员名册。”
林鹏拿起这两本书册将其交给小艾,道:“自古军队征伐,情报为先,对于我们这种隐秘的组织来说,更是如此,我走之后,隐组便以你为首,这两本册子你好生保管。”
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有些事情若是其余三人反对,你也不可一意孤行。”
看着这两本册子,小艾并没有马上接过,而是淡淡然的说道:“你就不怕你一走,隐组在我的带领下就此分崩离析,或是被朝廷剿灭!”
“我相信你不会的,金龙寺一役你们就做得很不错,那一次便是我对你们的考验,不然我怎会将自己的计划告诉敌人,你们武功具已到达了当世一流的水准,足以独当一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