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日,月宫。
二号楼完工后,经过三天的低压气密检查、两天的常压观察、12小时气体泄露测试高压,通过工程验收,于今日正式启用。
一大帮子机器人帮忙,两辆漫步车往返于一号楼和二号楼之间,花了一整天搬家。
二号楼占地总面积五百平米,一层的面积就比扩建后的一号楼两层都多。
不过排除掉贯通三层楼的大厅,能用的面积仍然没有特别大。
按照工业链断裂紧急避难至少五十人的居住需求,二号楼常规单间面积为12平米,夫妻合住双人间25平米。
看起来面积比一号楼没什么改善,但因为结构设计的关系,差异非常大。
二号楼的大部分结构都在月表的混凝土气密厂房里建造,部分材料由工厂区加工,整体不受运载火箭直径限制,单层层高足有38米。
这个高跨度比较诡异,既不是商用建筑常见的33米,也不是民用常见的28和3米,其目的就是利用尽可能少的建筑材料,争取更好的居住环境。
所有的住房都是复式,单间上下加一起,楼梯、床、不可动式柜子桌椅不算,可用人移动的面积为14平米,两个单人间中间,是分别面对两个房间的大立柜,拆掉就会变成双人间。
改双人间的时候,楼梯、二层隔墙等部分还有一些可动式的变化,二楼可以根据需求分割出额外的隔音书房或育儿间。
与高级人才在地表的居住条件肯定还是比不了,但月宫此时的住宿环境,已经一堆太空站、基地里最好的了,别地都没有独立卫生间。
而且二号楼未来的扩建计划,除了层高增加,最后会把“”型变成“”型,这个过程里还会增加大一号的房间。
现在二号楼的二、三层做居住用,一层则包含多功能会议室、餐厅、娱乐室、机器人维修站、健身房,以及一个空出来未来打算做幼儿园的大房间,大楼中控中心被丢在负一层。
整栋楼还没有任何实验场所。
搬家之后,一号楼转回原用,主要用于室内作物培育,居住、餐厅等会被拆除,用于之后部分实验设备入场。
到这个阶段,“工业链断裂紧急避难”对月宫的全部基建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仍然不会引进更多人,理由如同那个著名的一边进水一边放水的游泳池一样,人越多,越影响物资囤积速度。
接下来转为物资囤积、功能拓展阶段,宇航员们日均的工作量会降低四成。
航天跟土木、警察一样,是个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行当,减少工作量不是地面人员突然良心发现了,只是为了让宇航员有更多闲功夫,给出的刺激生娃策略。
人类对太空环境的适应力为零,在零重力环境下,就算想生娃都生不出来。
月表重力也不大,生娃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但至少可能性不再是零。
这也是永续目标里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太空新生儿,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白费劲。
趁着地表现在还能给太空提供支援,第一阶段基建准备完成后,就赶紧进入了生娃阶段。
从此时开始,月宫四对夫妻中已经签署相关研究协议的两对,主要业务就是这个了,尤其是女性,早在两周前就进入营养储备和常态化体检的状态中,一旦确认怀孕她们的工作量还要进一步减少。
除了两对夫妻,其他没有签订研究协议的,不管是否单身,生娃限制也被解除,但拥有足够医疗器械前,不建议一群群怀上。
牲口们……男宇航员们,接下来的工作是月宫基地的各方面功能完善。
前面提过的月壤除辐射装置,也在该阶段。
此外,建筑项目还有三个。
一个是二号楼二期工程,既四层到七层扩建,楼外设备安装等。
第二是一号楼与二号楼的连接气密走廊,该工程带有一定实验性质,帮助探索未来月表城市的建筑互联模式。
第三,广场平整,建立正式的飞船起降区。
就工程难度而言,广场平整项目难度最大。
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但物理规则决定了结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