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周显摊开白纸,对站在一旁的郑如意说道:“郑兄想要写些什么?”因为郑如意说要拿他的字回去临摹,对这点小要求,他当然不会拒绝。

“我想想。”郑如意认真思索起来,一身女装的她,实在过于耀眼了些,以至于周显都尽量避免不去看她。

“听周兄说,贤弟写过不少诗词文章,不如就挑一篇最好的写吧。”郑如意目光里有些闪烁。

“最好的?”周显却为难了,要说周应看过的,从悯农到百家姓,再到鹊桥仙和千字文,还有陋室铭,几乎只要是他写出来的,就没有一篇落下,但要说其中最好的,他自己都没法判断。

“是因为写过的太多,所以贤弟也不能确定最好的是哪一篇吗?”郑如意见他为难,似乎猜到了他的为难之处,“不若这样,贤弟就把所作的诗文,全部默写下来,由我来评判如何?”

“这个……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周显同意下来,想着自己写过的也不多,总共就那么几篇。

在郑如意的注视下,他开始下笔。

第一篇是悯农,字数最短,也最容易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诗?”郑如意读过后,细细品味,觉得很不错,但她从小锦衣玉食,从来没有下过地干活,也不像周应那样因为父亲的关系,关心过农人艰苦,所以最多是觉得不错,并不如何触动。

周显开始写第二遍,是百家姓:“吴钱孙李,周赵郑王……”

“咦?”旁边看着他写的郑如意有些惊讶,这不是一首诗,而是一篇文章,很快,随着字数增多,她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字全都是姓氏,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诸多姓氏组合在一起,连贯通顺,读来朗朗上口,一点也不晦涩。

“果然不愧为百家姓,贤弟奇思妙想,令人钦佩。”郑如意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虽然她更喜欢诗词歌赋,但百家姓的奇趣,也让她由衷地佩服。

周显写的第三篇是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千字文?”郑如意立即就被吸引了,与百家姓不同,千字文的四字组合是有其意义的,而且一看就懂,最重要的是,全文没有一个字重复,这比百家姓还要难得。

“贤弟,这千字文若是拿来蒙学,定能事半功倍。”读过一遍后,郑如意马上觉察到千字文最大的作用。

“嗯,这本就是蒙学文。”周显回答了一句,继续写,这次换成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如果说千字文让郑如意产生了兴趣,那么陋室铭无疑要更上一层楼,等周显写完后,她就立即拿了起来,一连读了几遍,越读越喜爱。

“还有十里平湖和雁丘词,郑兄是知道的,就不必写了吧。”周显有些后悔答应郑如意了,原以为没多少,可写完这些,都有一两千字了,手腕已经开始发酸了。

“贤弟,索性就一次写给我吧。”郑如意却没有放弃,说起来,十里平湖和雁丘词是她最喜欢的,怎么能不写呢。

周显只有忍着酸涩写给她了,幸好鹊桥仙他不打算写,不仅是因为要配合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更重要的一点,这首词已经给了周应。

当初他说要拿来当肥皂的包装立即引来周应的强烈反弹,说是送给她的东西,怎么能再传出去,显然当成了她的私有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