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唐王李世民派遣年仅二十五岁的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去天竺游学。

同一时间,长安城内一片熙熙攘攘,盛世繁华的景象。宫门巍峨而大气,朱雀大街宽阔而明亮,一排排房屋也整齐的排列成一个个坊市。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欣欣向荣。

酒肆茶楼衣着鲜亮的人们进进出出;大街上小摊贩们热闹的叫嚷;担着扁担的货郎,扛着糖葫芦的老汉,熙熙攘攘。他们在这座热闹繁华的城市里辛勤劳作,努力生活,茁壮成长,像是山缝里破土而出的小草,纤细渺小而生机勃勃。也给这座城市增砖加瓦,成为别样的风景。

在大安坊市附近的一所废弃的小道观里有着老老小小十几个乞丐。三个老乞丐,一个瞎了一只眼,一个瘸了一条腿,还有一个瘦骨嶙峋,垂垂老矣。两个懒散的中年汉子,还有四五个六七岁的孩子。他们也生活在这个城市……

最小的小乞丐是个今年才五岁的女孩,大家都叫她小乞儿。像是道观里的其他小孩还有个狗蛋儿狗剩石头这样的名字,她连名字都没有。

在小乞儿的记忆里,她原来是有家有爹娘的,只是后来娘亲又生了个小弟弟,所以就不喜欢她了。她哄小弟弟,小弟弟哭了爹娘就会打她,还不给她吃饭,听邻居的奶奶念叨过说“招弟娘也是,前些年一直怀不上孩子,两年前寺庙上香捡了招弟回来,一年后就有了自己的娃。现在有了自己的娃,招弟就可怜喽”

小小的人儿好像听懂了,捡了自己回来,那自己就不是爹娘的孩子了,所以爹娘才不喜欢自己吗?还有她不喜欢招弟这个名字。

在又一次挨打没饭吃的时候,小娃儿就自己跑出来了,她不愿意再回去那个家了。那不是她的家,她在那里只会挨饿和挨打,她跑到离家远一点的地方,后来她很饿了,就在一家饭店门口蹲着,眼巴巴的望着里面桌上热腾腾的饭食。后来,店老板拿着一个豁了口的碗,碗里装了大半碗的面,还是热的,给了她。

当她大口大口吃着热乎乎的汤面时,她想“这个世界上虽然有不幸,但也有幸运。她今天真是遇到好人了,邻居奶奶说好人有好报,店老板以后会有好报的。”

吃完汤面她就把碗拿去河边洗了干净又拿回来还给老板,老板却说不要了,送给她了,她很开心。

后来,她辗转就来到这个小道观里,在这里度过了两载春夏秋冬,虽然她很小,但是她给街边的摊贩擦过桌子洗过碗。给好心给她吃饭的大娘捡过柴,虽然她能做的不多,但是她尽力去做了,努力回报那些对她好的人。

小小的人儿心里想着,别人对你好了自己肯定要对人家好,老是吃人家的不回报,就是邻居奶奶说过的老赖子,她才不要做老赖子呢。

别人问起她的名字,因为她不喜欢以前的名字,就说不知道,所以大家都只能叫她小乞儿了。

说起小乞儿,这附近的好些个坊市的人都记得,那个干净的勤快的小乞丐。这天在坊市的一家门口前,一位路过的好心人给了小乞儿一个大肉包子,包子很大很香,她很高兴。她想着,今天晚上小石头和狗蛋儿他们也可以尝尝肉包子味道了,总是听他们几个说做梦都想尝尝大肉包子是什么味道的。咯咯,想起来这些,小乞儿就开心的笑了。

“喂,小乞丐,把你手里的肉包子给我!快点,不然我揍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