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仲揆,是为南京人。年少即考中武举会试,后担任都指挥使,执掌四川都司。

到了万历末年,被提升为副总兵。

曾任都指挥,掌管四川都司。万历末年,提升为副总兵。

再说陈策,这也是位大才子,其人于十四年中进士,后授广州左卫所镇抚,任恩阳守备。到了万历二十五年,出征朝鲜,抗击倭寇。

毫无疑问,这两位远道而来,前来支援辽东的两位将领,都是战斗及战术经验丰富之辈。

且据北京城内传来的消息,当日可是皇帝极力提名的。

先不说熊廷弼为皇帝的识人之明而感叹,单说陈策和童仲揆这两人就非常激动,不为别的,单为皇帝能提到他们,那么,他们就决心为了皇帝的命令而肝脑涂地。

何况,守卫辽东,本就是他们这群大明将士的天然使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外乎如此!

为国而战,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一如当下的抗金事宜,即便辽东的实际统帅还没有布置具体军令,此二人就率先应承下来。

“陈童两位将军有此心,本将甚是欣慰。当然,本将安排之事,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之事。

杨御史也不是外人,本将就直说了!

意让两位将军连夜率领川军,往虎皮驿而去,协助辽***体该怎么做,当地有本将留下的从军参谋,届时二位便知了。

这里有份地图,且此任务为绝密,万不可为外人道也。

记住,二位将军的时间只有一天一夜。”熊廷弼说着话,又将一张路线图交到了稍微在前的总兵陈策手中。

“末将幸不辱命!”陈策和童仲揆默默看了对方一眼,再抱拳道。

眼瞅着陈策和童仲揆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门口,一直默不作声的杨涟这才选择开口。

“熊巡视现在可是信了本官的话,皇上在某些方面,确实要比我们这些当事人要看的清楚。”

杨涟此中话语满含深意,也只有他和熊廷弼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杨御史所言甚是,帝虽年少,却为英明之主。”

想到一个多月前,皇帝遣锦衣卫送来的密奏,以及后面的不少建议。熊廷弼突然感觉自己有些老了,关于辽东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远在紫禁城中的皇帝看的清晰。

即便在新皇登基后,他还没有面见过天启帝,但从朝中传出的一系列消息,让熊廷弼信任,皇帝于他的信任做不得假。甚至为此,和内阁大臣力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