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弘在长安城内饶了好大一圈,方来到温室殿时,公卿百官自是早已等候。

在朝臣百官的拜喏声中,刘弘走上御阶,在御榻之上安坐下来,元朔朝,也就正式开始了。

“诸公卿有奏,自可明言,朕当兼听百官之言,共定国之大策。”

虽说相较于大朝仪,元朔朝氛围更轻松一些,但毕竟是朝议,终归不可避免的要沾染上一些政治色彩。

撇开今日是元朔日不说,即便不是,朔望朝也总得讨论一些政治内容。

刘弘话音刚落,丞相审食其便顺势出班,对御阶之上稍一拜。

“丞相臣食其昧死百拜,以奏陛下:自悼惠王诸子之乱息,天下民心向安陛下又拟三十取一之税、三口一算之赋,诚三皇五帝,纵不能及也。”

毫不违和的端上一串彩虹屁,审食其便话头一转:“陛下以天子之身临天下元元,代天牧民,臣等食汉禄,亦当唯陛下圣命是从。”

“然今三公缺其一,九卿缺其二,臣等纵有心助陛下厘清吏治,亦心有未遂”

“故臣昧死,恳请陛下:遴德行端正之良士,以充三公、九卿之缺,使诸属有主官掌事,吏有命可奉,诸司属衙之政畅行,而于国无弊。”

“臣昧死百拜,顿首顿首”

随着审食其深深一拜,殿内众臣稍一思虑,便也齐齐出班:“臣等以为,丞相所言甚善,恳请陛下遴德行端正之良士,以充有司之缺。”

见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刘弘饶有兴致的望向审食其,心中颇有些好笑起来。

“朕的这位丞相,还真是异想天开的紧。”

审食其的疏奏,乍一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三公九卿有空缺,对于中央心中有弊端,确实应该商讨人选。

但光听听附议的群臣,和审食其话语中的区别,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

朝臣附议,说的是充有司之缺,审食其说的,却是充三公、九卿之缺。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附议的朝臣不直接重复审食其的奏疏,而是将三公九卿,替换为有司属衙呢?

答案不言而喻如今审食其为相,张苍任御史大夫,三公唯一的一处空缺,正是太尉!

审食其话里的意思,是劝刘弘重设太尉,以掌天下兵权!

“这么愚钝的政治嗅觉,真不知道是怎么活过汉初,那风云突变的时代的”

就连朝臣百官,都知道在附议的同时,巧妙地对三公有缺这件事闭口不谈!

审食其却仿佛对此毫无知晓,可真的是

“张苍为相之事,还是得提早准备了啊”

暗自为审食其的政治生涯画上句号,刘弘便做出一副沉思的神态。

过了好一会儿,刘弘才有些迟疑道:“这太尉之缺”

“实无合适之人选啊?”

只轻轻一语,朝臣百官就不约而同的将头低的更深了些。

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太尉?

要知道今日,可是元朔朝!

此时殿内,可就站着百十来号开国元勋!

撇开其中的纨绔子弟,以及年幼的二代、三代不论,光是初代元勋功侯,就不下十指之数!

这十几号人,是完全有资格出任太尉,位列三公的!

但从百官讳莫如深的面色,就不难看出此事的本质太尉一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还得上面那位说了算

刘弘说有,那即便没有,百官也得想办法,找出这么一个合适的人才。

可刘弘说没有,那即便全天下的人都有资格出任太尉,百官也得想办法,让所有的人都出于某种原因,而不适合出任太尉。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不外如是。

即便不考虑这层现实角度的考量,光是此时的状况,就足以让百官将所有的意见收回肚子里,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地板之上,观察木板的纹路。

当今罢设太尉的风声,早在周勃死后,就已经为整个朝堂所熟知了!

在灌婴班师回朝,却并没有升任太尉,而是升职为皇帝太傅之后,此事更是从传闻,变成了汉室君臣间不成文的默契不要再提太尉了!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丞相的审食其却依旧开口,提议刘弘选人担任三公、九卿空缺的之位,其意图不言而喻。

如果百官过去几十年的官僚生涯,没活到狗肚子里去的话,此时的朝堂之上,正在上演一桩历代封建王朝,都无法避免的场景。

君相争权!

虽然没有经历过后世那些权臣当道的年代,但对于汉室朝臣而言,帝王和丞相之间的明争暗斗,却也不是什么陌生的事。

战国之时,秦有相国吕不韦擅权,楚有屈、景、昭三家掌政。

即便是在汉室,也曾有类似的事发生:高皇帝一朝,有丞相萧何自污孝惠一朝,身为丞相的曹参,也有御剑收藏家的斜杠身份。

曹参之后,也有王陵面对吕后时不畏强权,义正言辞的拒绝吕后遍封吕氏子弟为王的提议。

在王陵被吕后明升暗贬为皇帝太傅之后,汉室君相之争的局面,被吕氏外戚乱政所掩盖。

可即便如此,王陵的继任者陈平,也是在去年年初,发动了青史留名的诸侯大臣共诛诸吕,开了外臣以武力清洗皇室的先河。

正是陈平开了这个先河之后,后来的景帝在晚年才夜不能寐,只一句此此怏怏,者非少主臣,就将丞相周亚夫活活饿死在诏狱!

武帝猪爷,更是在晚年成为了被迫害妄想症的资深患者,为巫蛊之祸埋下了最主要的隐患。

高皇帝有萧何自污、孝惠皇帝有曹参垂拱而治圣天子

吕后时期有王陵面折廷争、陈平内外勾结铲除诛吕

历史上的文帝陛下,有张苍因黄龙改元而被罢免

景帝有那句此此怏怏,者非少主臣

武帝有冤死丞相公孙贺、腰斩丞相刘屈氂。

结合此间种种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在此之前的太祖、孝惠、吕后时期,还是在历史上的文、景、武帝时期,汉室天子与丞相之间的茅盾,都从来没有消失。

而此刻,便是当朝丞相辟阳侯审食其,接过历代前辈们的重担,正式开始履行自己的天然职责夺权!

“臣以为,陛下所言虽有理,却略有不当之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