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来了。”我说,然后问她:“你啥时候来的滨海?”

“来两年了,咱家缺面点老大,朋友介绍我来。”她说。

“你姓啥了?”我问。

“那,我姓那。”她说。

“对,这回彻底想起来了,记着见你的时候我还说你这姓挺霸道,皇姓。”我说。

“可不是咋的。”她说:“在这听大伙儿说总监姓谭,我还合计是不是你呢,没成想真是你。”

和她唠了一会儿。她是两年前来的滨海,和我脚前脚后,她爱人来得早,在滨海干五年了,现在在王海涛的滨海湾炒菜。过完年新店的主食老大辞职,李双良叫王海涛帮着找一个,王海涛就把她介绍来了。

“干的还习惯吧?”我问。

“还行。”她说。

“忙不忙?”

她摇摇头说:“不忙,吃饺子的多,我这边不咋忙。”然后说:“店是挺大,档次也够,但再咋大只要叫青花阁都知道是饺子馆,来这就是吃饺子。”

我点点头说:“是这回事。”然后问道:“你这啥卖得快?”

“没啥快的,都差不多,相比较来说桂花酥和红糖锅盔卖的还行,别的不咋走道,一天能卖个一份两份的。”她说。

“哦,知道了,我看两天,不行咱们调整调整。”我说。

中午饭口的时候在热菜厨房看师傅们炒菜了,总体来说还行。在这么大店炒菜,水平太次也不敢应聘来,能来的都得有两下子,要不然不够丢人的。因为店面大,档次高,师傅们出菜的时候也都往高档原料上盯,怕档次低了被人瞧不起,所以菜品都很够档次,出品的时候讲究造型、餐具、盘饰,看着非常好看,给人美感,赏心悦目。

这样的菜好不好?当然好,可是价钱也贵,拿出一盘菜就得六、七十以上,高一点的在一百到二百块钱之间。有钱人行,吃顿饭千八的不算啥,老百姓谁吃得起?一个菜够一桌饭钱了,太奢侈。

有钱人毕竟是少数,档次高的饭店有的是,不一定都到你家吃来。净靠有钱人不行,还得靠老百姓,老百姓进来消费饭店还能长远点儿。

中午客人不多,上座率在百分之五十。我问周晓梅能卖多少钱,她说也就两万多。

“过年的时候忙十多天,一天十万块钱。过了十五就开始不好了,一天六万左右。”她说。

我说:“落差也太大了。”

“年前就这样,我来的时候平均一天七万,那才刚开业俩月,还有一些是捧场的呢。”她说。

“没研究研究啥原因?”我问。

“菜贵,不实惠,一般人吃不起。”她说。

“高档客人多吗?”

“还行,今天你来明天他来的,都是老爷子朋友,再不就是朋友介绍来的。”

“附近老百姓不进来?”

“也来,但少,主要是吃不起。除非是吃饺子的日子,能有不少附近的,来了专挑便宜菜点,实在不行多点两盘饺子,咱家饺子好吃。”

我点点头,问她:“这些情况你跟严总说没?”

“她上回来的时候跟她说了一下,看她没咋在意。”她说。

“到时候我跟她说一下,看看她啥意见,她现在去省城考察去了,我叫她到洪记看看,估计回来之后能有改变。”

看看到吃午饭时间了,问她去不去吃面条,她说去,于是和她、马华、杨志军去了对面的面条馆。

小面馆不大,总共四张桌,吃面条的人很多,已经下午两点了,还有排队的。

“他家是正宗手擀面,和在家吃的一样。”马华说。

“是吗?有北票味道?”我问。

“一会儿你吃就知道了。”她说。

“他家面条是挺好吃,我总来,和咱家的差不多。”周晓梅说。

“北票人开的吧?”我问。

“是咱们北票人开的。”周晓梅道。

等了有二十分钟面条上来了,纯正手擀面,手工切的,酸菜豆腐卤,吃一口还真是北票味儿。

马华说:“我妈做面条就好吃,比他家的还好,不行叫我妈也开家面条馆。”

“还真行。”周晓梅说:“看人家生意多火,挣钱。”

“上回我妈来就想带她来尝尝,没来,着急麻慌的,把给我买的衣服扔下就走了。”马华抱怨道,然后说:“等我不干了就和我妈开个这样的。”

我问:“在哪开呀?”

“不在这,回省城开去,再不就回北票。”她说。

我说:“回省城吧,省城人爱吃面条。”

周晓梅道:“在哪开得看马华找哪的婆家了,要是找四川的得上四川开去。”

马华说:“找不了那远,还得找北票的,得在我妈跟前儿养她老。”

我看看她,说:“冲你这句话你妈就没白把你拉扯这么大,够孝顺。”

“我还想给我妈找个老伴儿呢,就是没有合适的。”她说。

“你妈有了老伴儿就不管你了。”我开玩笑道。

“我不用她管,她好就行。”

是个孝顺丫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