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远征说,“关于百花酒的事。”
他们三个老爷子,与吴富贵合伙,成立酒厂,制造百花酒。
吴富贵已安排建筑队,在村东建酒厂,而且,酒厂已建完工,只等晾晒一段时间,就可投入生产。
酒厂前面,还有邻街的门头房,可做商铺,出售百花酒。
吴富贵与他们计划好的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最近没啥事啊。
吴富贵问,“百花酒的事务顺利地进行着,我估计,到夏末时,就可上市出售。”
秦远征道,“我们三个老家伙,天天去酒厂逛,这些都看在眼里,天天倒计时呢。”
他们三人没别的事,每天的活动轨迹,就是出门散布,然后就是去酒厂,监督酒厂的施工。
王永胜道,“我们要说的事,是百花酒宣传的事。”
孙老爷子跟着道,“我算了看出来了,现在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必须跟上。”
吴富贵笑着说,“哎呦,不错嘛,老爷子你们与时俱进,想到宣传这事了。”
“其实,我也想到了,等咱们的百花酒上市后,我就展开大范围的宣传。”
“而且,不是小打小闹的宣传,而是大范围的宣传,以咱们省为单位,在全省范围宣传,到那时,电视上,报纸上,广播上,网络上,全是咱们百花酒的宣传广告,我用广告轰炸,告诉全省人民,有一种酒叫百花酒,喝酒只喝百花酒。”
后一句是他想的广告语。
喝酒只喝百花酒。
酒类与其他商品不同,想短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打开市场,难度很大。
因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方酒业,在本地市场上,占据很大的市场,外地的新酒类,想进入市场,很难。
如啤酒行业,有青啤,燕啤,雪花等大品牌,在全国范围畅销,但是,挡不住人家地方的啤酒,如西北地区有黄河啤酒。
想短时间打开全国的市场,难度很大。
吴富贵的策略,是先打开本省的市场。
使百花酒成为本省的招牌酒。
进而去扩大市场,占据一个省,又一个省,直到占据全国市场。
吴富贵向三位老爷子,讲述自己的策略。
孙老爷子高兴道,“不错不错,富贵你想的挺周全,也很合理。”
秦远征说,“不得不说,富贵你挺有才的,可以这么做。”
“但,我们今日找你,不是问宣传的事,而是另有要事。”
吴富贵说,“哦!老爷子你请说,到底啥事?”
“下周在南方的天海城,有一个酒类博览会,博览会上,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酒类参展,而且,还会评奖,我们想让你带着咱们的百花酒,去参展,拿个大奖回来。”
孙老爷子道,“是的,一旦咱拿了大奖,以后对别人说起百花酒,就说曾经获得过酒博会的大奖,多有面子啊。”
王永胜道,“如果百花酒拿了大奖,再加上富贵你用的宣传方式,百花酒的名声将一下子被别人记住,名气就打出去了。”
无论在哪个行业,基本上都有一个行业间的评比,厨师评比是厨王,西瓜评比是西瓜王。
就连国内一个老牌白酒,广告宣传时,一直在强调,他们一百多年前,拿过国际大赛的金奖。
吴富贵之前没接触过酒类,是门外汉,不知这酒博会有多大的影响力。
他问,“老爷子,酒博会的大奖好使不,是不是花钱买证书的?”
现在这年头,各种大赛,大会多了去了。
只要去参加,肯交钱,就能领奖。
秦远征眼睛一瞪,“富贵,你是不是怀疑我老眼昏花啊?”
王永胜说,“这是个正规的展会,举办了三十多年了,拿了酒博会的金奖,相当于给酒增加了一层荣誉光环,影响力很大的。”
孙老爷子说,“我这辈子都呆在咱们镇上,没出过门,见过世面,但我也听说过这个酒博会,名气很大的。”
吴富贵道,“你们这么说,我就了解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