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咚咚咚”

“杀呀”

骑兵部队马蹄隆隆冲杀距离越来越近,在这个距离并不是极速冲锋的时候,作为全大明经验最丰富的“骑兵专业户”李如松,自然了然于胸这个道理于是十万匹战马的马蹄并没有极速奔驰反而慢慢悠悠地小步慢跑,而恰恰是这样对于那些已经被明军大炮吓破胆的安南军威吓更甚。

面对在自己唯一退路上缓缓逼过来的明军骑兵,这些安南军终于还是心里素质有待提高彻底崩溃了,之前虽然队形散乱夺路而逃但至少大家都知道紧跟着中军帅旗下行动,而现在这些安南军彻底不管什么鸟样的中军各自各顾各的逃命去吧…

“哈哈哈!如此抱头鼠窜安敢违逆我天朝?也不知到底谁给他们的豹子胆竟敢屡犯天威,哼!真是不知所谓!”

看见被明军前后夹击杀的崩溃的安南军,朱以歌在联想起后世的这个白眼狼国家就不由的一阵鄙夷外加恼怒。

而后看见这些安南军的惨样,朱以歌并没有仁慈的停止炮击,反而命令炮击轰击更猛,而且天津镇的步兵也适时插上随着大炮的落点之后徐徐而近,很显然朱以歌这是要玩绝户计,决然不打算放过这些白眼狼。

其实在场众将对于朱以歌痛打落水狗的决定深表同感,因为在这个时代全亚洲只能有一个皇帝那就是大明皇帝,而这些外藩臣国竟然私下称帝建号如此打脸般的行径,简直是对大明的侮辱,即便那些与武官们不对付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在这里的话对于朱以歌的这种赶尽杀绝的行为估计也会深表赞同,因为即便是那些儒生雅士所谓的仁义道德也是建立在你臣服于我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的,若不然这个国家不臣也与其讲仁义道德这在中国历代史册里不是没有,但也仅仅能代表那些作掩耳盗铃状的文人儒生人品有问题,而无关华夏对待外藩的基本态度…

三刻钟过后,明军骑兵已经冲到安南军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也逐渐加速起来,天津镇骑兵最初建军核心就以队形为王每每作战均是排列整齐的骑墙端平马刀割去敌军人头,故此针对天津镇骑兵的特点李如松特意将天津骑兵放在军阵最后列,冲锋在前的以辽东镇为首一次从宁夏、固原、大同依次排开…

蒙古马再稍微长一点的距离上就能体现出耐力足的优势,骑乘蒙古马的明军骑兵慢跑之下在三刻钟的时间至少跑出了将近三十里,虽说后世有人论证说蒙古马冲刺速度一分钟一千米即一公里两里地,然而那只是在极佳状态下且是轻装上身专门赛马时才有的速度。

而战争中不可能会有这种优越的环境供战马驰骋,即便如此在驮着全副武装明军士兵约两百多斤的重量之下依然能以慢跑的状态和崎岖的道路上跑出三刻钟约四十五分钟将近三十里的路程,其中战马丝毫没有停歇的时候而且速度也一直在保持着最初起跑的状态,这种情况要是放在西方的那些高头大马身上恐怕早就在不到两里地就累趴了。

依然还保持着马力的蒙古战马自然也憋着一股劲想要给自己的主人共同建功立业,眼前这些有些急不可耐打着响鼻或许就是它们在表示不能尽兴奔跑发出的不满吧。

还有十多里就碰上安南军了,李如松知道眼前的安南军早已溃不成军如今再一观察甚至连中军大旗都不拱卫各自如散兵游勇般径自逃命,如此大好机会李如松知道这个时候可不是爱惜马力的时候了,敌军毫无阵型可言就是在这个距离全力冲刺亦能全身而退,想到这里李如松大手一挥高声令道:“以我为基准列锋矢阵,全军冲刺杀呀”

“锋矢阵全军冲刺杀呀”

“锋矢阵…”

随着李如松这道命令传遍全军,不一会儿这些训练有素的明军骑兵就在行进中自动排成锋矢阵而排在最前面的当仁不让的是全军主帅李如松。

“杀呀”

“嗷嗷嗷驾哈哈”

“隆咚咚隆咚咚咚咚”

战马在骑兵手中的马鞭死命抽打中得到命令,所有战马全都红着眼睛急速飞奔,五万骑兵急速奔驰起来威势惊人,滚滚烟尘如末日降临般扑面而来,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如大地开裂般摇摇晃晃,在十多里外的安南军们看见这种吓死人不偿命的景象当即更加歇斯底里的逃生,此时以往的袍泽和相熟的同伴仅仅为了渺茫的生路互相践踏砍杀毫不客气,人性的丑恶也在这个时刻完美的披露出来…

“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孤的大军孤的霸业啊”郑松见到这些曾经追随自己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精锐士兵如逃窜的兔子一般,心头更是紧紧一通,眼看着立足不稳郑平连忙扶住关切道:“父王保重身体!我们至少还有升龙府在,哪里还有我们的两万人马,大事未必不可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