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这个你不用担心,好好给父王看住黎项保证我军后路即可。”郑松连连摆手示意无妨。
“那父王,孩儿就先去了。”
“驾”
随着郑松的一顿安排,中军顿时有些空了下来,阵型看起来也稀薄不少,安南军带来的精锐有八万人,前军两万而中军作为最强大存在自然重兵环绕有五万人,至于后军则都是次一等的士兵用来保证大军的后路和粮道通畅大约万人左右后军还有沿途征集到的一定数量辅兵和民夫,后军的阵营加起来人数看起来少说也有三四万人,而这支后军的主帅正是黎项。
说到黎项此人为何郑松在前方大敌当头的情况下还有拨兵五千前往后军压阵,实际是从黎项这个姓氏就不难看出,此人虽然是黎朝的大将,但却不是郑松的亲信,此人虽不是黎朝宗室但也是黎朝先皇的家生子也就是家奴的意思。
此人对待黎皇一直忠心耿耿,也就是有这些硕果仅存的老臣才没有使得郑松的势力越发猖狂,将这个看似强大团结的朝廷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
要说起黎皇倒像是汉末的汉献帝,而郑松就像是曹操,至于这个黎项一类忠于皇室的老臣则有些像汉献帝的董承、伏完之类的大臣,历史的相似度往往是惊人的如今郑松这个安南版本的曹操正面临着犹如当年曹操那样的危机,所以身为枭雄的郑松自然是打起万分精神,往往一个疏忽就是身死族灭,正因为这般危险郑松这只老虎才是不敢打盹,每逢出征总是带上这位忠于皇室的老臣就不难看出郑松的忌惮之心。然而,郑松这一“无心之举”反倒做了一件正确之事,当后路的包抄上来的明军骑兵遇上这五千精锐后,这一多争取出来的时间反而救了郑松一命。
三百米!
二百米!
一百米
安南军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终于前进到明军战壕前一百米的距离,这里也是安南火枪手的射程而安南军的火炮由于笨重且性能落后在一开始就被明军的火炮重点照顾很快就报销掉,所以如今安南军的远程反击能力只剩下不到三千人的火枪手和一千多弓箭手了。
“火铳上弹弓箭手列队”安南军的军官立刻指挥火枪手和弓箭手列队装填。
“开火“
“噼里啪啦啦”
“敌袭”
“啾啾啪嗒哒噗噗噗”战壕内的四川镇士兵在一声令下连忙矮下身子隐藏在半身战壕内,从战壕内冒出头的刘綎扶了扶稍显狼狈的头盔狠狠的说道:“妈的,还敢还手?给我反击虎尊炮和火铳给我打烫为止!余者准备肉搏”
对于刘綎这一霸道的言论旁边的一众参军和从属们皆是一阵无语,战阵之上谁见过光站着不管手的,那还叫打仗吗
不过吐槽归吐槽这位霸气总兵的命令没人敢违抗,于是明军阵地内很快就在安南军装弹时突然响起阵阵火光和铳炮响。
“彭喷喷砰砰砰砰”
“啪啪啪啪”
“轰隆隆轰隆隆”
“嗖嗖嗖噗呲噗呲”
“啊我的脸疼死我啦”
在最前面列阵的安南军火枪手和弓弩手被四川镇的虎尊炮和燧发枪天津镇出口版打的措手不及,齐齐中招阵前的安南火枪手皆是一阵惨叫,尤其是虎尊炮的散弹极为犀利一打就是一大片的碎肉和血雾升腾溅起,而这些天津镇兵工厂出产的燧发枪亦是不差,一个铅弹命中就是将一个安南军打的几乎没了半条命,因为这些滑膛枪的圆铅弹虽然没有线膛枪的铅弹穿透力强,但这些圆形铅弹由于质量密度问题一遇到阻隔就会变形,最后导致所有明军的火枪铅弹只要一命中,这些安南军火枪手就是被被变形成为“铅饼”的铅弹给大面积击杀或击伤,内脏被搅和烂成碎肉的痛苦可不是什么舒服的死法
之所以明军几乎都没有损伤的原因就是朱以歌的战壕战术在发挥作用,士兵藏身之内就很安全的抵挡住滑膛枪的威胁后世会有人说滑膛世代根本不适合战壕战术,因为滑膛枪开枪是前装皆是齐齐站立才能装填射击,其实由以上观点的家伙纯属扯淡!
战争不是文字游戏也不是类似于全战那种单机战略从古至今我们的老祖宗就早已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个浅显的道理即便是小学生都能朗朗上口而却总有些书呆子不知所以然。
战争是由人类发动的武器只是发动战争的客观因素之一而已,因此在滑膛枪炮时代实行战壕战术早已被精熟此道的朱以歌解决了,那就是由一个火枪手掌控三把以上的火枪,其中这四把火枪全部提前装好弹药,而后为火枪手配备三到四个辅兵,这些辅兵不干别的就是专门在后面的战壕替火枪手装填弹药,当装填好后在经过交通壕运送到火枪手中,虽然这样一来一回难免会造成一些火力的真空期,但拥有巨大人口基数的大明来说却不算什么只要在一线布置数量庞大的火枪手就不比担忧火力会出现真空期,而且明军其他的火器是吃素的吗?号称骑兵和步兵伙伴的虎尊炮难道就只在一旁聊天嗑瓜子?所以说战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然历史上那一个个战争奇迹就不会名垂青史了。
明军在战壕内反观安南军由于是进攻方并未做好给火枪手的防御工作,那些藤牌做的大盾哪能抵挡住火枪的威力,很快在这场明军与安南军的火枪对射的竞赛中败退下来,三刻钟过后,不到一千火枪手和五百弓箭手只得在前军暂时主将郑宁的不甘和无奈之下撤退下来,然而这些火枪手也并不是白费功夫,至少他们也将双方的距离慢慢拉进六十米,紧随其后全副武装手持刀盾长矛的士兵终于能够得上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