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叔,反正敌军哪能那么快就来,不如先观察哨叫儿郎们分批进入后面阵地休息一会吧,这鬼天气咋就比那蜀中还要闷热百倍!”
王虎脱口而应:“好!属下这就去办。”
………
良久,最前沿的四川镇阵地的报信使就赶到关墙上,这里作为阻击敌军最后的方向可不比前沿这三个阻击阵地差,在道路上和半山腰上的都是经过修补加固过的,大炮火器在城头林立而排,尤其是城墙上大炮那黑洞洞的炮口显得各位瘆人仿佛如无底洞般欲要吞噬眼前的一切。
在城墙上指挥备战的朱以歌接到最前沿的报信后,一目十行阅览一遍后随手传阅给身边众将看。
“嗯,来的还不算慢,要是他们在慢上一点本王可就越发的瞧不起他们了。”朱以歌挥手退了信使,接着大声喝道:“将士们!公然违抗我天朝杀我天使的安南大军已经抵近,你们认为此战可胜?”
“胜胜胜”早已紧握武器严阵以待的明军将士们无不士气高昂的应和着。
“好!军心可用,拿酒来!每人一碗就当提前庆功余下的等将士们砍下敌军的首级在一并补齐!”说完朱以歌就喝令后勤拿海碗和酒水。
在关城内严阵以待的明军将士们没人被倒上一万浊酒,朱以歌和众将也同样。
随后待酒倒齐后,朱以歌单手高举酒碗:“将士们干!”
“干干”
“咕咚咕咚”
“噼啪啦噼里啪啦”随后就是一阵摔碗的破碎声不绝于耳,这一碗酒即是临阵壮胆也是一种激励,就像之前说的余下的待砍下敌军首级再补齐。
而这种开战前激励士气的手法也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手段,最早要追溯道商周时代而将其发扬光大的则是光着膀子左手夹着脑袋右手提着刀杀人的秦军了。
为什么朱以歌今天却一反常态用这种在天津镇的士兵眼里有些过时的激励手段呢?无他,全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以往朱以歌与其他军镇合作要不就是天津镇当时还有完美的过渡而来,所以天津镇也有些封建军队的习性,况且当时也不是朱以歌作为三军统帅例如朱以歌首次正式出道的宁夏平哱拜的战役就是如此,然而等到然后天津镇的建军之路越发上轨道后朱以歌与其他军镇合作也不过是三两万合兵在一起,人数少好方便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朱以歌当时并没有遇见过统帅大规模旧军的经验。
而如今朱以歌统帅的却是四方兵马汇聚在一起的十万大军,所以统帅如此驳杂人数之多的大军不可谓不劳心费神,像是之前那样事后悄悄地分润给友军些首级就不可取了,谁知道各路人马都在一起规矩到底会不会一样,到时候朱以歌这么办指不定会不会闹出什么这个军镇嫌少那个军镇也嫌少等是非…
所以统御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武人来说,只有在开战前先将丑话说完,杀敌有功反之不杀则无功到时候也怨不得别人。如此恩怨分明大军才能力气朝着一起使劲,因为他们的奋斗目标已经变的一致了。
果然这一番动员效果显著,大军的士气比之前更胜一筹。有时候“士气学”也是将领们需要研究的一门学问,士气和谋略合在一起等于无敌个人观点不要打我。
以往朱以歌由于只统帅自己的“私兵”天津军倒也没有特比专注这些,主要是天津镇建立基本就是建立在天津军士兵们及其家属紧紧围绕在朱以歌周围效力之上的,说白了无非就是利益儿子,天津镇军饷丰厚一个正式的普通小兵每月军饷就是纹银八两,这不可谓不高了。
而且再加上那些天津镇士兵们家属的一些列最惠民的条例,使得这些天津镇士兵毫无后只有能死心塌地的为朱以歌卖命,关键是如此好的待遇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从而造就了天津镇士兵们都不用战前大规模的动员就能在平日里刻苦训练战时勇猛杀敌,这一点有点类似于秦国商鞅变法后的核心思想奖励耕战然而这种方法终究也有软肋,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敌军有更加勇猛坚毅的军队那么天津镇等到了勇敢到一定程度时“懦弱”的也会随之表现出来…
不过,朱以歌之所以本着后世那最伟大的红色部队为蓝本练兵却练成了秦军模式,主要是照比后世的红色军队缺少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仰。
是的,天津镇缺少的就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而不是仅仅为了家人能得到更好的待遇而奋斗。说到信仰,就不得不提该如何创造信仰?在封建社会登封的时期发展类似于后世的那种信仰,绝壁是茅坑里点灯找死。
再则若是创造信仰的必然条件就是政党的出现,而此时朱以歌之所以还能被万历帝重用就是因为朱以歌此时“空有军力却我朋党之势”,所以才会使得万历帝默许朱以歌拥有巨大的军力之余还能重用朱以歌,若是朱以歌真的在一开始就不知死活地像其他无脑那般组建政党朋党然后在朝中和民间发展那所谓的信仰,不出意外这种砸皇帝饭碗的行为朱以歌当时必然直接身首分家。
所以说,不是朱以歌不知道发展士兵们的信仰问题而是在这个时机真心不是时候,朱以歌的“乖宝宝”方针绝不仅仅包括那一点点卖萌,而是朱以歌要将自己全面暂时融入这个社会才行。
好在,朱以歌意识到自己融入的还不够,例如这个时代很常见的阵前激励士气就做的不是很好,今天这一幕也是朱以歌在逐渐为了自己将来做出以一步步的改变之一罢了…
很快随着“壮行酒”喝完后,整片关城阵地上口透着一股股看不见的肃杀,关城的士兵都已是火枪上肩,大炮挂弹各路人马皆以准备就绪只等猎物上门…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