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旱,处在晋省东北山里的兴和县,也陆续见到逃荒而来的流民。
宋正行挑了两桶水进门,冯氏腰间扎着围裙从灶间出来,一边将手中端的饭菜放在院中的桌子上,一边招呼:“他爹,洗洗吃饭吧。”
宋正行答应着,提起水桶把水倒进水缸里。
长子俨哥儿走过来,帮着阿爹把扁担和水桶拎到柴房里去,大丫衡娘则捧了脸盆和布巾子出来,让阿爹洗脸。
宋正行欣慰地看着懂事的长子长女,再看围在摇车里的次子瑾哥儿和旁边站着的二丫卉娘,一脸欣慰地笑着,回头却叮嘱妻子和儿女们:“村外流民又多了几个,虽然有村长族长带人巡逻守护,也不保准他们不偷摸进村来,恁娘儿几个安稳在家里,关好门户。”
长子俨哥儿八岁了,原本在山外的镇子上念私塾,流民来了,私塾暂时歇了,让学生们回家暂避。
听着阿爹的叮嘱,俨哥儿就道:“俺陪阿爹一起去地里吧。”
地里的谷子还是小苗儿,早春种下的绿豆、胡麻却恰好成熟。原本并不急切的收获,却因为流民的到来,变得紧迫起来,若不然,成熟的粮食在地里,一夜就能被饥饿的流民偷光、抢光。
宋正行看看已经开始抽条长个儿的长子,眼含欣慰道:“阿爹雇了短工的,恁不用跟着。”
眼看着长子脸上露出失望之色,宋正行又补了一句:“恁是老大,妹妹弟弟都小,恁在家帮着恁阿娘照看弟妹,阿爹才能放心。”
俨哥儿得了阿爹的郑重托付,连忙正色应着。
宋正行满意地笑笑,抬手拍了拍长子的肩头,道:“吃饭吧。”
绿豆和胡麻不是口粮,不占山下的肥沃的平地,都种在边角、山坡,甚至塬上的旱田里。
冯家的几亩胡麻就都种在坡地和塬上,想着一天收完,中午就不回家,原本午饭可以由家里送去地里,有汤有水的,如今闹流民,妇人孩子尽量都躲在家中不出门,宋正行自然也不让妻儿去地里送饭,让冯氏烙了几张硬面馍他揣着,背着捆庄稼的麻绳,腰间插着镰刀,去村头招呼约好的几名短工,一起往塬上去了。
冯家堡人不多,地也少,宋正行入赘的这家有二十多亩水浇地,塬上山坡上还有十几亩旱地,家境算是殷实。
庄子上还有些人家,人多地少,或干脆没有田地,只能租地或者给人扛活、打工挣些钱粮糊口。
宋正行今儿雇的五个短工都是本村的,冯家堡没有外姓人,据说一个老祖宗的。大家会合,互相按庄乡辈分招呼一声,就一起往村外塬上走过去。
其中一个小伙子只有二十出头,论起来与宋正行岳父最近,族里行九,大家伙儿都叫他冯九,也有叫他小九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