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根据雷云学习过的军事历史记载,公元前361年夏初,宋国占领韩国的黄池。魏国同时攻占韩国的朱邑。
几乎与此同时,楚国拿下了巴国的奉节,并且屯兵汉中切断了巴国的对外联系,而秦国当时式微,也是只能干看着楚国蚕食巴国。
而在一年之后即公元前360年,赵国,魏国,宋国出兵阀齐,开始了魏王第一次问鼎天下的尝试。
秦国和赵魏两国的联军一开始就爆发了大战,双方实力相当,打的也是天昏地暗,谁也无法取得战略上的优势。
战时胶着了整整两年,而楚宣王瞅准了机会在公元前358年阀魏,但是显然,楚宣王精心的布局到最后,出现了昏招,并未攻击空虚的大梁。
而是把目标定在了赵,魏联军的背后的长垣,同时,楚宣王挖开了济水,决河水以攻长垣。看上去是想把赵,魏联军堵在齐国,并且切断赵魏联军的补给线。
准备合围赵魏联军,但齐王似乎不想配合楚国,其实这中间的原因是齐国防备楚国的态度甚至要比防备魏国和赵国还要厉害。
结果楚宣王的计策导致了自己部队行进路上出现了水淹的泥泞区,战车为主的部队行进困难,同时水攻长垣引发了魏国百姓的厌恶和反弹。
楚王无奈,只能退兵。因为进攻的突然性和速度优势已经失去,加上齐国和魏赵联军一战之后基本处于胶着状态,但并未再爆发大规模的战斗。
双方实力为有很大的减损,而齐王态度消极,只想防御,并不愿意围歼赵魏联军,而楚宣王的心思当然是希望双方拼个你死我活最好。
眼见筹划的战略部署不能实现,一旦齐,赵,魏三国清醒过来,甚至有联合起来,胖揍楚军一顿的可能。
既然也来了,存在感也刷了,加上楚国的邻居越国出现了内乱被平定,越王无余即位为王,国力逐渐恢复,开始找楚国的麻烦,楚宣王只能无奈退兵。
而赵魏联军也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个变化,这让原本松散的联军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联合体系。首先就是公元前359年,赵,韩、魏三国瓜分晋国仅剩的土地。
那么韩国也从中分了一些好处,也就是说,韩国刚刚被魏国揍了一顿,然后有给了一个甜枣吃了吃。
这样,一旦韩国从楚军的背后出兵,等于说,赵魏韩三国的军队就把楚军给包围在长垣以南。这对楚国来说,也是不得不防的事情。
与此同时,迫于楚国的巨大军事压力,赵成侯与魏惠王在葛孽会盟,两国缔结了盟约,这也让希望赵,魏,齐三国厮杀,两败俱伤。
而楚国捡漏的楚宣王无奈之下选择了撤兵,没办法,整个战国七雄国无独强,想要问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趁别人拼杀的时候捡漏,否则,还是保存实力来的实际。
但是也就是这个时间开始,诸国彻底拉开了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序幕,魏国,齐国每况愈下。楚国停滞不前。而秦国,赵国渐渐崛起。
燕国和韩国,夹缝求生,战国时代最精彩,也是最残酷的时刻,到来了。
“大哥,竟然真如你所言,这真的打起仗来了。那咱们下一步该如何布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