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命令仓城守卫部队,找出中国人撤退所用地道。其余各部,暂且留于战前阵地上,注意保持警戒,加派哨兵巡逻。”
在获得的战略上的胜利面前,日军少将还是保持了足够的谨慎,留在民居阵地上的兵力达到1000人以上,足以抵挡中国人的大举进攻。
而且不辞辛劳的挖掘战壕,也减少了因为中国军队炮击而形成的损失。
长达两千米的铁丝网和架起来的大功率探照灯将日军阵地前沿照的亮如白昼,在战壕内外巡逻的日军哨兵更是络绎不绝的像赶集一样,基本杜绝了由城内向城外反攻和偷袭的可能。
可是,日军少将还是没有想到,松江城下会有人提前建好了可用百年深入地下至10米的地下管网。
日军阵地前的防护倒是到位了,可是后面呢?
顾头不顾腚,说的就是西城这边的日军。
凌晨1时许。
距离松江城外激烈的战斗已经过去了6个多小时,本就有些阴霾的天空此时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松江城西门地下的管道里,却是有足足超过一个步兵营的军人正在列队。
不过,他们都没有拿长枪和什么重武器。
站在最前排的,是差不多100人的队伍,每人脖子上挂着一挺中国军队里装备最多的花机关,胸前和背后的手榴弹弹囊里各插着4枚仿第三帝国式长柄手榴弹。
而绑在胸前的武装带里还别着足足六个弹夹,胸前四个,左右各一个,花机关上还插着一个,每个人足足七个弹夹。
而且还是中国人最喜欢的32发长弹匣,光是子弹,每个人都装备了差不多220发,比43军给每名步兵因此战发放的100发子弹多了两倍还拐个弯儿。
站在后面的,虽然没有装备花机关,但也手提着驳壳枪,同样携带着最少8枚长柄手榴弹和挂着弹匣。
那模样,倒是和未来数十年后共和国拍摄的敌后武工队有些像,全是轻武器中的短武器,没有一杆长枪和机枪。
军人们都昂首挺胸的站着,因为他们的中将军长带着师长、参谋长正从他们面前走过。
整个的将立正列队的队列走完,大步走向中央的陆军中将的宏亮声音在管道中响了起来,或许因为是在地底,陆军中将没那么多顾忌,他几乎是用尽了自己全部力气。
“弟兄们,咱们在黄浦江畔狠捶了鬼子一顿,在松江城外又捶了鬼子一顿,现在,该我们去捶鬼子了,你们怕不怕?”
“不怕,捶死龟儿子的!”士兵们轰然答应。
“哈哈!好,弟兄们有这个信心就行。
这次,我老郭可是集中了我43军全军包括独立团一个连和松江保安团所有的冲锋枪和驳壳枪交给你们,能杀多少鬼子,就看你们的了。
我的要求很简单,不要求攻克什么阵地,就是冲进鬼子阵地杀他个龟儿子的,见一个杀一个就行了!
不过,老子还要提醒你们这些瓜皮们一件事,收到撤退信号,就立刻给老子回来。
仗多的是,要是被小鬼子一炮轰上天,到了阎王爷哪儿那可别骂老子不管你们。
记住喽!天黑分不清敌我,口令是日你先人,回令,打死你个龟儿子!”
“哈哈!是!”陆军中将很接地气的训导以及辨别敌我双方口令把列队战好的官兵们给逗乐了。
这个口令,保密性太强了,尤其是那个四川口音,日本人就算听了去,也是模仿不来的。
“长官,您说的四川话,我们松江人不会说啊!”一个穿着保安团军装的上士鼓足勇气问道。
“个瓜皮,会说松江话吗?”
“那当然会说!”
“用松江话说来听听!”
“乌具呢子……”
估计让这位用吴侬软语翻译特属于四川的土话的确有些困难,还是想了好一会儿才算是给整出来。
陆军中将拿着浓重的四川腔连学了好几遍,差点儿没把周围的松江人给笑掉牙。
“成了,松江人说松江话,四川人说四川话,只要不是鬼子话就成。
老子这么聪明的人学了半天都学不会,小鬼子更不成。”陆军中将却也不恼,反而也笑着说道。
准备参与此次进攻的松江保安团官兵和43军官兵们纷纷点头。
长官说得很对,不管哪个地方话,反正日本人是不会的,最少是大部分日本人不会。
最常用的北方话,他们至今都还舌头打着转儿呢!更别说中国南方话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