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封赏,九卿之下不受王命、不受诏书,由各府各院自行委任、晋升。
其中,蒙继因伐齐、救灾调度之功,委任为典属国司政院院丞,年俸六百石,已在朝臣之列。可入宫面圣,上书进言。
司马欣因司农府改制、整顿之功,委任为司农府府丞,年俸百石,已在大员之列。可出入宫殿,与群臣共商国是。
蒙启因屯田之功,晋升为国尉府府吏,监管军中粮草、牧刍事宜。王离因伐齐之功,晋升为王城军都统,掌管咸阳巡逻、治安防务。二者品阶虽然算不上有多高,都是六百石、与蒙继持平,可他们一个监管粮草、一个掌管治安,都是实实在在的要职,官轻权重。
除此之外,还有蒙承、董翳、栎阳县令、高陵县令等人,都在封赏之列。但因不到九卿,所以封赏大典中并没有他们的名字。
九卿之上,则为三公。
大秦三公之列,丞相是第一位。至于第二位太尉与第三位御史大夫,历朝历代,几乎都是空置。如当朝三公,只有丞相王绾一人。尉缭与赢重,虽一个掌管军政、一个掌管邢狱,却并未加封。
而三公之位的最终归属,直接影响到朝堂之上的局势变化。这些东西,向来是封赏大典的重中之重。
因此,九卿之后,众人全都深吸一口气、目不转睛的向高台之上看了过去。
岁首大庆接下来的封赏,以李信拉开序幕。其进爵大良造,由征北将军升为上将军,赐名国士。
可以说,自此以后,李信已是将军府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其次便是王贲,进爵关内侯,由上将军升为国之上将军,赐名国卿。
王贲本来就是通武侯、上将军,无论爵位或者官职,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国之上将军这个职务,与上将军并没有什么区别;至于国卿,显然是个虚名。
再次即是蒙毅,进爵大庶长,由护军都尉升任国尉,赐名上卿。
秦时三公,一为丞相、二位太尉、三位御史大夫。国尉,并不在三公之列,蒙毅既然进身国尉、又赐了上卿,显然未入三公。
之后便是赢重,由廷尉升为御史大夫,赐名国柱,可监察百官、起草诏命,品秩千石、位列三公。
最后则是冯去疾,拜为右相、赐名太师,品秩一万石、位列三公。
自此,三公九卿及上将军之属,全都分封完毕。与以往不同的是,三公之属,向来只有丞相,如今多了一位御史大夫赢重。
而赢重能入三公,更是人心向背、众望所归。他站在祭坛之中,领了王命诏书、佩上金印紫绶。一时之间,竟不由自主的感慨起来。
当初赢重离开咸阳、前往中原之地审定律法制度时,楚南雄曾对他说过:廷尉归来之时,便是位列三公之日。
如今他回来了,却也当真成了三公。
大秦历朝历代,无论是谁,在律法邢狱一门,最多只能做到廷尉。唯独他赢重,是大秦开国以来,独一无二的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起草诏命。满朝文武,他都可以审查;律法制度,他都可以订正。
赢重想着想着,便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他轻轻转身,就看到一众嬴氏宗族,全都兴奋激动、欣喜不已。赢重叹了口气,轻轻抬头,又看到楚南雄正面带微笑的望着他。
赢重深深吐了口气,走过去对着楚南雄拜了拜,笑道:“多亏了你,表侄儿,老夫现在是三公了。咔咔,咔咔……”
这位一向铁面青皮、有鬼脸之称的老王叔,居然在楚南雄面前嘚瑟起来。
楚南雄微微笑道:“王叔,这顿酒你是免不了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