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就这么简单?”长孙无忌愕然。
李世民将脸转向一直沉默未语的杜如晦,后者明白了秦王的意思,便开口道:“某看此计可行!掩盖不是长久之计,晚揭盖子不如早揭盖子,但是大王要有思想准备,盖子一旦揭开,事态未必会得到遏制,有可能会被迅速激化,日后就不再是隐忍自保了,而是要转变为夺嫡自保了。至于对付偷运军械一事,玄龄的计策虽则简单,但正是简单才好,大道至简嘛!我们绝对不能够让皇上知道大王参与了此事,大王必须置身于此事之外,才不至自伤。玄龄的计策需要一个人来具体实施,此人不能够出自于大王的亲信,应该是既靠得住,但又不是大王的随从。我看杜淹合适,可以让他去干。此人乃吾之叔父,原效力于王世充,官至吏部尚书,武德四年洛阳城破被定死罪,吾曾向大王求情,救了他一命,后因久不升职,欲投靠太子李建成,玄龄担心他到太子那里会对大王造成威胁,便举荐他成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让他去操作太子偷运军械一事,一来可以叫他死了投靠太子的心,二来也算是一个为大王立功的机会。”
李世民点头认可,房玄龄也点头同意。
“无忌,此事由你来具体实施。记住,千万不要暴露这是我们的意思。”李世民吩咐。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房玄龄筹谋、杜如晦决断、长孙无忌执行,谋智力决断力执行力“三合一”,辅佐李世民,使他和他的团队无往而不利!前两者就是所谓“房谋杜断”这一成语的出处,而后者长孙无忌就是对“房谋杜断”的具体实施,缺一不可。或许我们应该将此四字成语改为七字成语“房谋杜断长孙事”。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一介绍一下秦王身边的这几位谋臣,可以这么说,没有他们几位,中国历史上不会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英名,也不会有响彻寰宇的贞观之治。
我们首先说说长孙无忌,因为他是一代国母、万世贤后、母仪天下的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无垢的哥哥。长孙无忌在李渊当年从晋阳南下夺取大兴城强渡黄河时,便自往长春宫谒见并毛遂自荐,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秦王李世民,随他征战,并成为其心腹谋臣,后策划和组织玄武门事变,更得唐太宗信任。长孙无忌具备非凡的执行力,任何决策到了他手上,他都能够多快好省地完成。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长孙无忌曾主持修定唐律疏议,奠定唐朝两百多年的律法根本。对后世立法如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例等都有深远影响。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
房玄龄18岁时中进士,但他高瞻远瞩地预见大隋之气数已尽,而李唐将成为天下新主。故此还在李渊举兵入关之时,他就于渭北投到李世民帐下成为一名忠心耿耿的幕僚,出谋划策,典管书记。眼下他任秦王府记室,一直掌管军谋大事,常负责管理文牍。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