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觉得钱也来之不易,孩子时间比较宝贵,她天天带着儿子训练,出去玩也是跟着机构老师的车子一起出去。
呆的久了,李笑看到机构里很多这样的家庭,一般都是爸爸赚钱,妈妈全职带着孩子在这里训练。
坊间流传“黄金干预期”,也就是六岁前,家长努点力,多花点钱,孩子抓紧时间训练,才有可能康复到正常孩子的水平。
所以,很多家庭都背井离乡,带着孩子奔赴外地去训练。国内去的多的就是两个地方:北京和青岛。
很多人梦想着孩子到那里打一转就可以脱胎换骨圆梦渴望。
被那些家长鼓舞着,李笑也兴致勃勃地训练自己的孩子。
白天学了不打紧,下午回来后还额外请机构老师给孩子补课。
原本不会开口说话的孩子,慢慢地能够开口说话了,李笑心里觉得,这种训练还是值得的。
以前给孩子补课时,李笑就到外面等待,有一天因为要做饭,李笑也就躲在厨房里听孩子上课。
“叫我,李老师。”老师对孩子说。
“叫我,李老师。”孩子回答道。
“这是什么?”老师问。
“这是什么?”孩子答。
孩子孩子像个复读机似的,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老师的话呢?李笑不解,对于这种授课模式开始产生疑问。
一节课,半小时,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教授。孩子也是填鸭式被动接受。
第一二次,孩子很开心地跟随,到了第三次,老师如果还是重复相同的内容,孩子开始烦闷,不愿意再配合。但是老师并没有顾及孩子的情绪变化,觉得要重复五次,孩子每次都能完成就表示孩子已经正确掌握了此内容,否则还得继续训练。
听着孩子的反抗,李笑当时觉得老师是对的,孩子不配合是孩子的错,要求孩子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
陈明对于李笑的做法很不认可,受他姐姐的影响,他觉得在这里训练没啥用,纯粹浪费钱。每次李笑接孩子回来晚了,他就会念叨,又多烧了油。
开始,李笑会跟他辩驳,次数多了,也便不再理会,随他说去,不做搭理。
他见李笑不搭理,说的无趣,也便不再说,但心中那棵刺开始生根发芽。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