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慕容儁,率领的十万大军从西部进入宇文部边境之后,和宇文部的官兵进行了几次大战。

宇文部由于宇文龙的意外去世,本来就已经陷入了大乱,君臣之间相互猜忌,人心不齐,加之慕容霸此前安排的间谍也到位,“宇文亡、慕容兴”的石碑从山上出土了之后,在民间大肆进行传播,老百姓议论纷纷,对宇文部的统治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认为慕容部取代宇文部是上天的意愿,反映了上天的意志,老百姓不必要采取反抗,只要顺应就行了。

宇文虎被宇文逸豆归传到紫蒙川之后,实际上担负起了世子的责任,代表着宇文逸豆归对宇文部发号施令进行统治。

而宇文逸豆归却因为宇文龙的死讯打击太大,一病不起,军政大权都落到了宇文虎的手中。宇文虎本来就不甘心哥哥统治宇文部,他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所以才会默许舅父韩德上对哥哥宇文龙采取这种暗害的方式而未加阻拦,现在舅父的打算成功了,宇文虎诚心接过了统治大权。

可是,面对着这样一个烂摊子,宇文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是哥哥留下的势力仍是在对他的接班人地位有所怀疑,但是迫于压力不敢直接的反对,但是对于他下发的政令,就受到部分的抵制和拖延,更不用说拼命了,以至于在边境地区连打了几个败仗,让慕容部顺利进入到了宇文部的首都中心地带。

于是,宇文虎不得不倚仗自己的舅父和拥护自己的大臣,可是这些人的数量比较少,而他的舅父曹德让在这个过程中却也多次对宇文虎的命令不予接受,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在宇文虎接班的过程中有功,趁着宇文逸豆归身体有病的机会,取得了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权利,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是,搞一点小的权术可以,韩德让面对着慕容部的进攻,却也尽不上什么太大的力量,因为前期,他们对慕容部与宇文部谈判的前景太相信了,竟然没有太多的战争准备,一旦慕容部对他们发动了进攻之后,他们竟然措手不及。

第二个方面,是一些骁勇善战的部将,看到一心为宇文部谋发展的宇文龙竟然不明不白的去世,谁都能够猜想得到这一切都是韩德让和宇文虎使得坏,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他们是直接的受益者,为了这样的昏庸的统治者,底下的官兵们抗争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他们在底下的抗战过程中都是消极的进行抵抗,不真正的进行拼命

反正,他们真正拥护的宇文龙已经不在了,这一个昏庸的宇文虎,他们觉得没有保护的义务,甚至还想借着慕容部的兵力铲除了他们。

这也就是宇文部的悲哀,否则的话,如果没有这一出的话,在西部边境地区,宇文部还是有着很大的兵力,很强的兵力,以及很英勇的将士的,可是由于一招不慎,这些都没有用上,反而让慕容部钻了空子。

再加上宇文部西部地区太平道的广泛传播,宇文亡慕容兴的消息被传唱,既然上天都放弃了对宇文部的支持,这些普通老百姓们坚持抗争又有什么用呢?

对慕容部,宇文部也不陌生,同样都是交这些粮,交这些税,没准慕容部来了还少交呢,何苦为了这些去拼命呢?

所以,宇文部的大部分官兵都是消极抵抗的,真正奋力进行抵抗的就是那些宇文虎以及韩德让的亲信部队,以及那些宇文逸豆归传掌握的亲信部队。

很快的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局面,除了紫蒙川这个都城之外,宇文部的其他地区都被慕容部所攻陷。

现在摆在宇文部面前的,没有过多的选择,是战是降,全在一念之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