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益州刺史部南边的一大片区域。

南中自先秦以来为夷越之地,其风俗“编发左衽,随畜迁徙”。

楚顷襄王遣庄蹻从洞庭湖顺沅水,西进讨伐夜郎,至且兰乃上岸步战,讨平夜郎后继续西进,行八百多里至滇池,周边沃土数千里,正逢秦国夺取楚国的巫郡、黔中,道路断绝,庄蹻只能留在滇地称王。

秦吞巴蜀后,修五尺道通南中,始有官吏。及汉朝建立,南中不宾,然巴蜀民间依然与南中通商路,巴蜀因莋马、僰奴、旄牛之流入,而逐渐殷富。

汉武帝建元六年,汉将唐蒙率士兵千余、民夫万余进军南中,设犍为郡,之后司马相如“持节开越巂,按道侯韩说开益州”,而唐蒙又开牂柯,至此犍为、越巂、牂柯益州,南中四郡设立。

犍为郡,武帝建元六年开。莽曰西顺。属益州。治僰道。

越巂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集巂。属益州。治邛都。

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莽曰就新。属益州。治滇池。

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同亭。有柱蒲关。属益州。治故且兰。

在东汉明帝时,郑纯任益州西部属国都尉,”独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咏,表荐无数,上自三司,下及卿士,莫不叹赏“,哀牢王柳貌及所统辖的77个邑王终于一致决定“举国归汉”,东汉在其地设置了永昌郡,于是变成了南中五郡。

分别是越嶲郡、犍为属国、牂牁郡、益州郡、永昌郡。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南中五郡中没有了犍为郡,而变成了犍为属国,盖犍为本意为通往僰、西南夷所居区域的门户,指的就是五尺道这条道路,可以说西汉时期以犍为郡为基地向南迁徙人口、传播文化、发展经济。

影响逐步扩大至云贵高原后,逐步设立了牂牁郡、益州郡后,则犍为郡这个大基地完成了历史使命,郡治由宜宾北移至彭县,而昭通号称“锁钥南滇,咽喉西蜀”,在这里设立犍为属国,控制云贵门户。

可南中自开辟以来,从汉武帝、昭帝、成帝,及至新莽都叛乱不断,三边蛮夷尽反,王莽前后动员凉州,以及巴蜀军民30万人,征战3年,尚不能平定。光武中兴,叛乱稍有平复,可惜建武十八年,南中又爆发大规模叛乱

汉安帝元初四年,益州、永昌、越巂诸夷皆反,众10余万,益州刺史张乔以从事蜀郡杨竦讨平叛乱后,太平了60年。汉灵帝熹平五年,益州郡蛮夷再次叛乱,汉灵帝以巴郡人李颙为益州太守,李颙征募巴郡板楯讨平叛乱。

蜀汉以前,中央政府对于南中区域,主要以羁縻为主,刘备占领益州后将犍为属国改为朱提郡,并将庲降都督的治所设于此,为刘备经略南中、推行内郡化尝试的开始。

益州北部诸郡不足以承担庞大的行政、军事开销,势必要扩大直接管理区域,增加征税区域,因此南中群蛮反叛。

南征以后,诸葛亮将南中五郡析置为七郡,即建宁原益州郡、云南、兴古、永昌、越雟、朱提、牂牁。庲降都督迁治建宁郡味县治今云南曲靖,开始总摄南中七郡。此时的庲降都督已具军政合一的特点,与州一级政区几乎无区别,因此南中成为一个整体的政区。三九39xs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