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晴

414

天就要黑了,蓝德兴正在安排人把厨房里的大锅搬出去。殷国志刚才说,这么大的劳动量不能只吃两餐,吃不消的。恰巧修路的各支部队都到了大屋场附近,正好就埋锅造饭,让大家填饱肚子。

蓝德兴把别动队叫回来担任后勤。他们一回来就忙碌起来,凭借微弱的天光找石头准备在前院搭建临时灶台。韩宗久找到蓝德兴说道:“这么大的锅,就靠几块石头撑着,还要放满一锅的水,会把锅压破的。”蓝德兴问:“怎么办?”韩宗久回答道:“煮饭还在后院,煮好后用东西盛出来。外面只炒菜。”

刚把灶的事情安排好,送菜的人就来了。现在正是夏季瓜果蔬菜刚种下,青黄不接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小菜送来,有些菜还是刚摘下的。也有送来干肉、山货的,一个老人送来一些干鱼,是溪里那种很小很小的鱼,根本做不出一道菜。吴辉玲执意不收,说拿回去,自己还可以吃两天,放在这里排不上用场,浪费了。老人没有拿回鱼,拍了拍吴辉玲的手,走了。吴辉玲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没再说什么。事后听人说,这老人是个孤老,靠寨子里的人接济过日子,吴辉玲因此懊悔了好一阵。

大家纷纷提着菜到溪里去洗。一些瑶族妇女也参加了进来。她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热闹的场面。大部分的人都喜欢人多热闹,都愿意和几人、几十上百的人一起来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没怎么见过世面的瑶族同胞也有这种想法和意愿,这说明与其他人合作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本能,是社会性的表现,是大善之根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