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捕捉商机的,也就是善于赚钱的李宏远现在的确头大了。

经商的理念在更新,而生产技术也不断在革新,原来轰轰烈烈的轧钢厂因为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已不如进行技术改进的厂家,污染程度也重,两次检测均超标排放,环境部门不仅进行大额罚款,还下达了责令停产整改书。

李宏远算了算,再这么下去,只能重建轧钢厂,但想想技术力量又不过关,很不划算,只好关闭了轧钢厂。

进出口贸易也受到同行们的冲击。那些留学归来或者国内培养的高材生们成为外贸的主力,拿起电话,直接用外语对话。

李宏远也朝暮了十多位高材生,但传统的经商和谈判方式制约着他们,他们也不如其他同行们了解市场。

想要了解市场,必须有放眼全球的眼光,所有根出在李宏远身上,李宏远善于捕捉国内的信息和市场,却搞不懂日渐全球化的经营方式。

他还把大把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房地产上,而就在那两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波动。

资金无法及时回笼,李宏远又把两块土地作为工程款给了鸿兵公司。

一块是一千亩,另外一块是两百亩。王泽伟仍没有把土地卖出去,上次李宏远抵押土地,是因为没人买,这次也是因为这样。

但鸿兵公司已经不缺钱了,王泽伟直接把两百亩土地当成了鸿兵公司的住房用地,他以集资建房的方式,建了一万三千套住房,准备按成本价卖给员工,名字就叫鸿兵小区。

盖楼的时候,滨海的房子均价为四千每平方,房价呈现了下降趋势,而员工购房的价格为每平一千二百但等到第二年交房子的时候,房价涨到了五千。

这是后话。

进出口贸易公司的业务量日渐萎缩,因为房价下跌,售楼处又出现集体退房的状况,李宏远急得大把脱发,还住进了医院。王晓旺趁机夺得了集团的掌控权。

李宏远也已力不从心,只好认定了事实,跑到海边的别墅养老去了。

王晓旺入主宏远,一直想努力摆脱宏远公司的困境。

但渐渐的,他发现自己无能为力。首先他和李宏远的理念并不相同,李宏远并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而是觉得现在只不过是四处碰壁,生意没以前好做了。

几个月后,公司的状况仍没有出现好转,李宏远虽然退居二线,但看着自己创立的“帝国”日渐大厦将倾,又开始着急着急上火,几欲要垂帘听政,插手公司管理。

一段热战之后,父子俩又开始冷战,冷战对峙几天,两人又开始直球面对,各执一词争吵不休。

而就在和李宏远争论的时候,王晓旺觉得公司在这么下去,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念头,想把集团和鸿兵公司合并,也就是让王泽伟收购宏远集团。

一天下午,王泽伟在自己办公室如约接待了王晓旺。

王晓旺撇撇嘴:“哥啊,您现在真是大拿了,想见你一面都难。”

王泽伟笑了:“你小子,现在也是公司老总,难道你现在不忙吗?”

“唉,真操心,但都是伤心,想想我们俩一起搬砖,现在还真不如那会,至少有希望。”王晓旺叹口气说。

“你灰心了,失望了?”王泽伟瞪起了眼睛:“是个男人,就要拿出力挽狂澜的劲头。”

“我有这个劲头,但没这个实力,我宁愿重新创业。”王晓旺苦着脸说。

王泽伟从毛思华哪儿了解了一些宏远的情况,但并不知道底细,他看着王晓旺:“到底怎么了?”

“唉——”王晓旺叹口气,又笑笑:“你也知道老李那个人,鼻子灵敏,投机取巧是把好手,但真的干实业,搞竞争,那就完犊子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