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宴会之后,王爷被继续禁闭之事,武派群龙无首,自是被文派打压,现在开始呈现一家独大的景象。

何维卿看到这种情况,心中焦急。再反观尹飞御每日里不是练武习字,就是招惹自己,好不闲适。他看尹飞御漠不关心的样子,便忍不住问道:“你难道不担心吗?”

尹飞御边揩油,边安抚心急的何维卿,“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无非就两种结果,生或死;现在事情火候还差点,不够混乱;毕竟我比较喜欢用武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何维卿听到此话并没有安慰到,这件事情终是需要鲜血与死亡才能结束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也越来越混乱,一场政变即将开始。

何维卿将手中的文章做了个结尾,吹墨停笔,放入信笺之中。

跨府出门,来到约定之处,将信送到那人手中。

随后,何维卿打包了一只烤鸡,往城北走去。

时候差不多了,这场闹剧该结束了。

悠然一味

李钰安最近听的八卦,都是围绕着王爷被禁、文派独大、武派式微之事,说着说着,各种稀奇古怪言论都出来了。李钰安自是担心,便问向夏禾峰:“你说我选择何维卿这条线,真能把这件事圆满的解决吗”

夏禾峰但笑不语。然后用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这可不是你能决定的?”

李钰安听这话倒是不错。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吃食店老板,可左右不了国家大事。还是明日里去何维卿那里探探消息吧。

正所谓说曹操曹操到,李钰安心里正想着去找何维卿,结果他就来了。

闻到熟悉的味道,李钰安接过何维卿拿过来的烧鸡,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果然一品轩的烧鸡就是百吃不厌啊。

何维卿今日来找李钰安,是有事相求;此事关系两派之争,牵扯其中,结果不定。可这是他想的解决这次争斗的和平的方法。

文人争斗,用的是笔杆子;武将争斗,用的是枪杆子。何维卿想到的方法,自是用笔杆子解决问题。将此事与李钰安细说之后,李钰安觉得可行,双方开始了文笔止双争。

半月后,就在局势已经一边倒的时候,在民间突然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文武相合,方是治国之道。

而这事起因来源于一个人、一本书。

某国有一圣贤之人,名曰丘。平生之志在于传播文学,教化世人。他周游列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书《列国传》,供世人借鉴。此书偶然流入京城之后,被各大茶楼争相传说,里面的故事发人深省,从而引起了民众的反响。

此书全篇便是以叙述故事为内容。

第一个故事昭国传。

昭国得一无价之宝,受到临国觊觎,愿以十五城换此物。赵国弱小,昭王恐强国食言,正不知如何是好。宦官头目给他推荐一人名如信,有勇有谋,可以化险为夷。

如信将宝物带往临国,临国依言反悔;如信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完璧归昭。王大喜,遂封如信为御史大夫。

随后,在临国与昭国的多次交锋中,如信又再获功劳,官封丞相。

此事却引起了昭国大将林将的不满,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文人,却比他的官职还高,自己的官职可是自己一仗一仗打出来的。他扬言,只要碰到如信,就一定要侮辱他。

如信知道此事之后,便不与他会面,不和他一较高下。如信的做法却引起了门客的不满,认为其是胆小怕事之徒,纷纷离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