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挑眉,快速的吃完米粥,陈安寿把桌子擦干净,确定桌子上没有任何污渍后,把试卷拿出,其实他早就写完了,只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就怕当时的自己写久了麻木,发现不了错误,于是选择饭后再次复查。
嗯,没问题,陈长寿不再犹豫,快速漂亮整洁的将草稿上的字抄到答卷上,写完后,就将所有的纸张都放到了提交档案的盒子里。
这才松了口气,起身铺好床,马上休息,他对自己的身体还是了解的,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休息,自己挺不过这三天。
收卷的钟声也没能把他吵醒,一觉睡到了隔天清晨,迷迷糊糊的醒来,伸伸懒腰,少年知道:真正的试炼,这才开始。
吃了热汤就饼当早餐后,第二场考试,开始。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更多的是实用价值。
这门考试才是重头戏,陈安寿拿到试卷看到试题的时候先是疑惑了下,随后叹了口气,开始落笔,题目是《大学》中“生财有大道”一段,让考生们谈谈自己对于发财与经商的看法。
题目明面上似乎没有什么错,自古以来,文人们都不屑与商人为伍,过去很多考题都是考官与考生一齐贬低商人的价值,商人们虽然拥有着常人们难以想象的金钱数量,但是地位一直很低,看着好像是很普通试题,正常答案好像应该是随着大众贬低金钱价值,贬低商人,用来衬托自己的清风明月。
可出生于盐商世家的陈安寿知道,在这任皇帝上位后,不说颁布了多条法令,用于提高货物与金钱的流通速度,单是商人之子可以科举这条,只要是有心之人都不难看出,朝廷现在对于商人们的态度暧昧。
可是,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万一,是自己想多了呢,上辈子自己就经常会发生这种事,明明很简单的问题,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后,就容易看的太深。
不管了,搏一搏单车变摩托,陈安寿开始写下他的想法,他想:商人们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如果国家需要快速发展壮大,单单依靠农业是不行的。
比如,他举了个例子:据学生了解,如学生的家乡,全年无灾的情况下,农产量不过只够满足五成人的温饱问题,容学生草率的推断,我国的普遍情况应该都差不多,这还是不计算入受灾地区。
但是,如果朝廷允许商人们参与境外交易,向境外往内运输粮食,那么,不仅是我国大多数的人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周边小国也会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债权主而不敢轻举妄动。
种种,从经济写到文化,他列举了许多例子,可突然他的笔尖一顿,画风一转,开始写到这样做的隐患。
古时,也有朝代试图尝试利用商人们光复国家,但是结果却被反噬,前人们留下文章警示:如果商人们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敢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所以法律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必须约束好商人的行为,税收与监督...,陈安寿仿佛写上瘾,正准备依着这个思路写到打击腐败的时候,大脑阻止了他,他停下笔,心里明白,写归写,但是现在官员们的大饼,自己绝不能碰。
接着快速将自己的观点,转写到答案纸上,放入盒子里后,满头大汗的躺坐在凳子上,轻轻抬头看着日落:考试已经快要结束了?我写了这么久啊,少年心想,伴随着钟声响起,官员们快速收卷,第二轮考试也落下了帷幕。
颤颤巍巍的吃过晚饭后,陈安寿躺在椅子上,摸着额头苦笑:好像不太妙啊,接着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