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农村人并不知道“新千年”的含义,但是日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人再担心饿肚子,而是朝着提升生活品质方向努力。年轻力壮的村民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我们这几个小青年还在上学,村里的妇女干起了养猪、羊、牛以及家禽的营生。农村的经济逐渐活跃起来,村民的生活品质逐渐提高了,集市上的商品已经相当丰富,只要有钱在本地就可以购买,不需要再跑到县城里,哪怕是摩托车、农用三轮、彩电和洗衣机。前提还是要有钱,村民们的目标从原来的果腹蔽体到现在只往钱看,思想转变了,生活改变了,就连邻里关系也改变了。
豆腐杨的生意极其好,一车豆腐半早晨就能卖完,如果有村民再去买豆腐他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把秤杆抬得高高的,豆腐不愁卖,卖给别人能赚更多钱,当然不可能再多给村民豆腐;木匠程常年不在家,有时候即使在家也不会免费去给村民帮忙,用他的话说,在外边打工一天百十块,不给钱还得保证质量哪有这样的好事?鞋匠张简直忙得不得了,天天去赶会赶集,修鞋挣了不少钱,他也没有时间给村民免费补鞋,他说修鞋的机器、补鞋的料头不都是用钱买的吗?这些都是成本!樊爱民更不用说了,别说给村民免费剃头,就是他那些承包的庄活都不想干了,他说承保的庄活收的粮食太少了,到集上干散活多挣钱哪!樊爱民甚至下了决心,到明年辞掉所有承包的庄活,找个店铺开个理发店,也算是“产业升级”了!樊老师的生意也是格外的好,赚的钱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有时候一个月都顶上老师大半年的工资,与以前不同的是药品涨价了,效果却没以前那么好了,樊老师说药品又不是他生产的,他只是个兽医。
村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但是他们似乎已经逐渐摈弃了淳朴的传统,“一穷赖三分”、“笑贫不笑娼”,村民们不会管你曾经是谁,在外做的什么工作,但若没有钱,或者说看起来没钱就会成为别人的笑柄,甚至连成为村民笑话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他们根本不想理你。外出务工人员但凡回到村都会穿得干干净净、抽着高档的香烟,这看起来很有面子,如果添置新家电、盖起了新房子,别人会认为你在外赚到了钱,那么村民们就会巴结你、羡慕你。但如果,没有赚到钱,衣着邋遢、依然抽着三五块的香烟,那么村民就自然会做出对比,说你不务正业、没本事、没出息。
这一年清明,村里有一位年轻人开着车回到了村,这是我们村的第一辆汽车,尽管这辆车看起很破很旧,似乎是二手的,但依然在我们村引起了轰动。不到半个小时,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村,村民纷纷说道:
“看看这孩子才二十出头就这么有出息”
“哎呀,我看着他长大的,从小就说他有出息,看看现在,没错吧”
又过了一会,村里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都来到车跟前,一个接一个地钻进车里,出来之后说道“这车啊,坐着就是舒服!”。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羡慕,还有很多人会嫉妒,嫌弃这车太破,说着酸酸的话,说道:
“还是俺那辆自行车骑着舒服,省油,停车还不占地方!”
有时候,我也不太明白,混不好让人看不起,混好了让人嫉妒。但是人不就应该往高处走吗?这位开着轿车回家的年轻人在省城做装修生意,自从有了车之后一年回家了好多次,每次回家,村民都会客气地迎上去,嘘寒问暖,而他也很享受这种受人仰慕的状态。几年之后轿车换成了越野车,村民又是一番褒扬,纷纷夸赞他有本事,连父母都觉得有面子;再后来,乡下媳妇换成了城里媳妇,村民们依然是一番褒扬,纷纷夸赞他有本事!
二零零零年,这些都是一切变化的开始,后来愈演愈烈。几年之后、十几年之后,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邻里和睦、其乐融融的感觉,所有的淳朴都被金钱冲垮,所有的理智也将被利益驱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