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星羽干脆抛下长刀,以手刀代替铁刀,重量一减,自然气力也省,行刀顺畅而稳健。每次做振刀举动,手掌居然都能发出清晰响声,到后来,响声近乎金器振动之音,十分奇妙。

凌江仙沉吟不语,侯子明明步入了一种叫做“敲仙鼓”的上乘炼体境界,此乃一门培气炼体的特殊法门,以躯体某处为大鼓,以气息为鼓槌,敲散气息融入血肉筋骨。

世间千万派别各有说法,但真义大抵相似。

敲仙鼓是道家定名,乃修仙长生的必经之路,尽管真正成仙长生者只限传说,然则于常人可延寿,于武者可强体魄,这点不虚。因以双耳耳膜为鼓面,是为敲仙鼓。震散的气息裨益双耳之余,顺着脊柱走遍四肢百骸,除邪祛病,故有“长生之道敲仙鼓”之说。

撞天钟则是佛门称呼,门阀有别,心法和行气之道天差地别。佛家以脑门左侧太阳穴为天钟。道家敲仙鼓取敲字,取字巧意,运气需巧之又巧,否则力犹过及,耳膜纤薄易损,不但炼体不成,反有耳聋之弊。佛门撞天钟则不然,气息越是浑厚,效果越好。曾有佛门深谙此道之僧,脑门巨震如天雷,响彻昼夜端坐蒲团,如有人持铁棒挥打脑门,太阳穴时而鼓起时而凹陷,终日摇摇晃晃,所以有“当头棒喝”一说。佛门佛法炼体最甚,往往结成金身,水火不侵,刀枪不入。

儒家则不重炼体之法,不过也有一个“日月之交”,是左右眼眸滋生阴阳气息,在鼻骨上端,双目之间迸撞,唯有养目之益,再无其他。君子明目,方能读书破万卷。再者儒生擅养浩然气,臻至宝身圣境时,真气外放形成的琉璃真气甲坚不可摧,丝毫不逊色佛门金身。

至于封星羽误打误撞学得的

振骨之法,实属三教之外的旁门,此说非是贬义,天下法门万千,那一家敢说“除了自家宗门之外皆是邪法”?只是相较于天下三大宗门巨物,其余门派确实只能称之为旁门。

振骨之法具有奇效,封星羽整条臂膀酸胀异感逐渐消减,此时已然恢复如初,运转自如。凌江仙以神意窥视他皮肉之下的手掌,只见右手掌骨蒙上一层淡薄金雾,每一次振骨震气,气息碎屑之中的金色便会附着掌骨之上。

天地间气息浑厚,蕴含的天地之力极其巨大,练气之人如摄取江海之水,运用不同的法门外放,则具有不同属性的威能。一口气看似简简单单,从吸入体内,藏于气脉,到外放伤敌,其本质始终昏浊浑沌。无论山岳灵气、河泽水息,甚至被练气士称之为龙息的天上“云霞兽”,都是五行之气杂糅而成,并且五行之气具有阴阳之别。

金气阳者坚而硬,阴者却如绕指精钢,韧而软。

其余如:

木气阳者无序杂生,阴者有序缓生。

水气阳者柔和包纳,阴者锐利排斥。

火气阳者狂暴炙热,阴者温吞和煦。

土气阳者厚重沉实,阴者虚浮轻盈。

无论敲仙鼓、撞天钟、日月之交,还是振骨之法,真义在于震散浑沌灵气,攫取气息精髓。

敲仙鼓攫取木气,以气化生,反哺肉身。裨益之大,自损之小,可谓这类法门佼佼者。是以最为养生之士推崇,上达王孙贵胄,下及山修野道,入门亦是不难。但日积月累,双耳耳膜只会越加纤薄,每一次敲击都难上加难,是故精通此道者稀少。

撞天钟只取金气阳者,撞击气息时脑门如抡锤轰砸,痛苦不堪,金气浇铸血肉又如泼洒热油,是以浇铸金身一事,非大定力之高僧不可为也。

日月之交利用最易融合的木气与水气属性,将两股浑沌气息以微妙力度相撞,木气水气自然交融,尽管生效的数量稀少,但持之以恒,可明目。

小侯爷封星羽以手骨为砧板,震散气息,也暗合摄取气息精髓巩固肉身之道,只是他身在山中尚不自知。掌骨附着的淡淡金雾,必是金气无疑。

凌江仙遥遥开口,嗓音不大,却不被山风湮没,笑道:“空手振刀颇有意思,于筋骨有益处。你不妨左右手交互,左手若是动作阻塞,不便施展,起手式金城大可只练振刀一环!”

封星羽空手振刀之法原本只是胡乱摸索尝试,心中其实惴恻不安,生怕踏进邪门,毁了一身根底。如今获得武学宗师言语肯定,信心大增。

宋孟尼授业期间,教导之法,有诸多奇特之处,比如有一项,正是让年岁尚幼的封星羽以双手写字。起初封星羽左手持笔颤颤巍巍,写出来的字体更是弯曲别扭,后来日经月累,居然也能用左手写出一手漂亮字体。

演示刀招大开大合,可比纸上写字容易太多,封星羽一试便通。招式顺畅,左手手掌也能震出细微金玉响声。

凌江仙手捉几缕长须,啧啧称奇。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