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倩从江城回到鲁镇,她将张桥未来会在鲁镇开设工厂的消息告诉她的众姐妹。她的众姐妹就是给她的店员。她们都是鲁镇闲散的大姑娘、小媳妇。她们可乐了,叽叽喳喳像东山树林的鸟儿。有人说这几日,有不好人打听想到这里做店员。曾小倩说落了一下,他们三个店面已经有十个店员了,光工资已经不少了。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可是,大街上、每家每户里还有众多闲散的姐妹,她一下子有些恍惚了。
张妈去学校接小帅子回家,当到店门。曾小倩突然便有了想法,眉心算开了。她走到张妈面前,唤了一声娘。张妈感觉今天曾小倩有些怪怪的。眉头舒展出一张桃花来,并且,这嘴巴似乎抖动得比往日厉害。从江城回来就是不同。她也想去江城看望儿子,可是,店面得需要人照顾,有老校长夫妻俩不假,但是总是过意不去。并且娘去了,小倩留下,也不合适。干脆,还是自己留下,与老校长,三个老人看守“山门”为好。
“娘,您是老裁缝了,这店面的衣服是否都能裁减出来。”
曾小倩这样一说,张妈立刻有兴趣了。她年轻时就是一个裁缝,五乡八邻都来找她帮忙,她从不尺子,只要用手在你身上丈量一下就可以。然后,她便回到她自己的工作间。从里面你便能听到嘎嘎的声音,声音时急时缓。那时,张桥喜欢坐在旁边看母亲做活,机头上的丝轴在机针上下运动中不停地转动,丝线如流水般地泻入衣服之中,两片衣服迅速缝合成一片。张桥看着神奇过瘾,后来,曾小倩经常到她这里来,她也便教授曾小倩裁衣与缝纫。因为曾小倩常来,自然小倩母亲也会光顾,她也会缝纫,不过技术上不如张妈娴熟,长时间交流,也做了一手好衣服了。
“莫非,我儿要开创新产业?”张妈称呼年轻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我儿”,不仅是她一个人如此,鲁镇老一辈都是如此。那种亲切,能让没有母亲的孩子肝肠欲断。
“什么事情也瞒不过娘,娘你来参考一下。”曾小倩便说起镇上有众多闲散的小姑娘、大媳妇,能否将他们集中起来,店里布料多,花色也做,仿照店面的这些衣服,也做成不同规格的服装。
“果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和桥儿就是一样,为娘在前一段时间也有这种想法,不过我不太忍心我儿劳累,一直没有说起。”
“娘,就你疼我。”曾小倩倒像小孩子往张妈怀里钻。张妈眼睛迷离成一条缝了。
曾小倩也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说到便去做了。她选择鲁镇二街,二街就在“张氏服装店”后紧挨着,不仅二十米的地方,原本都是主家,人口少,曾小倩说能否将闲散的房间空出来当做缝纫店,会给予较高的租金。几十家挣着愿意出让。曾小倩便选择了距离前面店面较近的几家。同时她劝说那些没有获得机会的人家说,不要着急,咱着店面一定会阔大,下次首先一定是你们这几家。其他人家也便没有二话。
地方找到了,关键是设备了,也不难,曾小倩打算带着几个小媳妇到县城购买。他们采购了十台缝纫机,经理笑着问他们是否要开办商店?小媳妇说才不是呢,我们要开办工厂。经理颇感惊讶,脸上也严肃了。他再问是服装厂吗?小媳妇点头说是啊。经理立刻竖起大拇指了。他问他们工厂的位置,他说等有机会一定会鲁镇做几身新衣服。一旁的曾小倩一直在偷笑,将所有机器装上一辆拖拉机的时候,他才想起问小媳妇。拖拉机手是牛儿,那位爱说话的小媳妇就是他家的。一早,她便安排牛儿。牛儿有些不舍,因为他要去帮人拉货,这一趟可不少钱呢。媳妇生气了,她说嫂子找你,你干推辞,要不让大哥来找你。牛儿一听说张桥,立刻不敢了。前几年家穷,张桥赚了钱,没少接济他们家。这牛儿当然记得张桥的好了,并且这媳妇也是张妈托人在东庄给找的。
“突突突”,拖拉机一在鲁镇大街上出现,身后便尾随众多小孩子了。他们扯着腿脚跑,扯着嗓子唤。正巧,张明从这里路过。并且,他时常到“张氏服装店”闲逛。曾小倩有时给他开玩笑,问他是否是看中我们店的那位小姑娘了,嫂子给你做媒?张明倒不好意思了。他说不是,只是这路边还整修了,一到雨天一片泥泞。张明说得是,但是那是镇上的事情。张明为此也曾经给领导汇报了,领导只当耳旁风。
“嫂子,果真是女强人,咱们鲁镇的小媳妇,大姑娘都像嫂子,小康生活很开就能实现了,未来我们鲁镇现代化也会指日可待。”
“大学生,你说什么?”牛儿听不懂张明的话,从车上下来,想听张明解释个清楚。
哪知张明还不屑他。张明确实是鲁镇第一个大学生,考上大学那年,他父亲专门在石桥、沙洲以及鲁镇大街上放了三挂鞭炮。镇上人便都知道了,鲁镇走出来一个大学生。百姓们见了张明便这样称呼他,一直到现在。
张明也帮着搬运缝纫机,曾小倩又开始给他开玩笑了,说想给他介绍给对象。张明倒不客气,他说一定要漂亮,这样才对得起祖宗。他说得爽朗,竟然把所有人都逗笑了。包括在里屋的张妈。张妈笑说,这倒便宜了你小子,管祖宗什么事。众人又都笑了。
“明儿,真没媳妇?”张妈问张明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