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和黎定山也喜欢钱,冯家这么一提议,他们两口子也十分动心,之所以没有答应,倒不是贞娘给他们说了啥,而是黎厚相与他们两口子谈过话。

清沟黎的人固然想与冯家交好,却不想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了。因为这次菜谱独独卖给了冯家,已有其他几姓相交不错的商家和县里的老户委婉表达了一些情绪。

清沟黎几姓能在此地生存这么久,还能办晒秋,自然有生存的智慧。这生存的智慧源于姚姓,姚家虽说人少,可每过十年都会挑选一批后生,让他们出去陌生,如果混的好,就直接出去讨生活。如果在外头生活了五十年,能立足跟脚,族谱分出去单立一脉,百年后分宗。

除此之外,若是在外头生活的不够好,哪怕你是三百年前迁出去的,只要族谱脉络相序,落魄便可以回族求救讨生活。

这么做违于时下一些“百世不迁宗”的做法,更喜欢聚族而居,但也尽可能地保证族人存活。姚廷芳小心察问过,这一传统源于他死后,具体缘由姚第添没说过,只是提了一嘴源于何时。

黎家等人是看到了这种定时送人出山,可以保证族人与外界不断绝联系,甚至能够在一些困难时期求助,再就是山里田少不足以养活太多族人,总要给他们寻找生存空间。族里也不想族人窝在一块儿,眼界就村里村外这么大一片,总是搞内斗。

不过,分谱、分宗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像住在县城、镇上的清沟黎人就不算在这里头的,有胆量搞分谱、分宗至少得去府城才行。不过,镇上和县里这些族人产业归自己,但是负担培养一些有心从商的族人,像姚平津之类读书识字却不打算科考的,到了年岁就送出来当学徒。

因为早些年战乱的缘故,清沟黎的各姓人丁也不是那么兴旺,只是在二十年前往外送过一批人。这批人有混的不错的,也有又归乡的,但是已渐渐成为帮着族里搞晒秋外联的主力军了。不过,这批人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决定什么时候再送人出去,要知道人丁攒起来也是顶顶困难的事儿。

姚廷芳耳闻过,不是明年就是后年,主要看姚平津这一拨儿郎成婚后的长势。

贞娘对此一无所知,她虽细心打听,却是在女人堆里混的多。这种宗族大事儿都是男人掌控着,也不宣之于口,分谱是悄悄进行的,分宗百年一遇,能知道的也就族长一脉的女眷,还是能管事儿的那种才会知道。

是以,好些人都觉得外头那些族人只是出去讨生活了。

农家奋斗日常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