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已经太晚了。
能救他的时候,他劝说过他无数次了,可是他不听,甚至还要拉他再次进爷党,完全被野心充斥。
如今,真是什么用都没有了。
皇上是个杀伐果决的人,从三年前他开始针对爷开始,一步步到如今,爷甚至成了朝中大半数人唾弃的对象。
皇上想真正让一个人死,做什么都是徒劳。
他即使想帮他,也是无济于事。
更何况
他觉得爷不值得他再帮。
人的路,终究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十二月二十一日,命每旗派马兵若干在允禩府周围防守,又于上三旗侍卫内每日派出四员,随允禩出入行走,名曰随行,实为监视。
福晋是真的急了,再次来到九爷府,即使他之前已经说过那么直白干脆的话。
比起两个月前,她的神情更加焦灼,人也憔悴了许多,更有些快要崩溃的样子,神情激动。
“九爷,雍正上位后,为稳定人心,才进封允禩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可没过几个月就开始打压他。这些你都是知道啊!”
“从前,你与爷的关系最好,如今他有了难,你就不管他了吗?”
“胤禟,他是你的哥啊!”
九爷看着她,负手而立,神色很淡:“并非我无情,而是没法管。”
“嫂,你来的时候,应该感受到周围跟着你的人了吧?所有一切,皇上都牢牢的把控在手中,结局已定,无力更改,您请回吧。”
“且”九爷看向远处的天空,小鸟在自在的翱翔:“皇上其实并不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在最初的时候,哥如果服软认错,事情没准就过去了,也不会有现在。”
“可是你们太好胜了。”
“哥不该有这么多的野心”
然,九爷这一腔肺腑之言,福晋却没听进去,只觉得九爷是个势利小人,见如今四爷登基成了雍正帝,爷落魄了,便想要赶紧脱清关系。
着实令人心寒。
“皇上那么对他!如果他再不活动,再不反击,他会死的!”
“你却怪他有野心!”
“老九,你太让我失望了”
九爷对她那些气急的辱骂,并没有放在心里。
他看得很开,也能理解她如今失控的样子。
可爷这般拼命的反击,就能取得胜利吗?
他越反击,只会激怒雍正,令自己被打压得更彻底。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如果他今日真成为了哥,他会先安排好后事,然后从容赴死。
敢玩,就要输得起。
收回了看向天空的目光,视线重新放在嫂身上,深沉道:
“皇阿玛曾说,他只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对大清国有用的人。”
“嫂,若哥真的只是想为大清国效力,他不会做这么多的”
只不过觉得自己有一拼的可能。
甚至膨胀得觉得自己更适合那个位置。
福晋心中一窒,骤然愣住。
在他们都以为九爷是个冲动易利用的少年时,他看得比谁都清,已然非常成熟了。
福晋挫败的从九爷府中走出。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上那儿。
雍正在看到“允禟再次干脆拒绝”几个字后,十分满意。
将信直接烧了。
在即位后,他重用胤祥李卫等人,不想放过政敌允禩等,而允禩等人也不甘心失败,他们的斗争在他继位后延续下来,他只能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
首先是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晋封胤禩为廉亲王和总理事务大臣,再一步步的打压,直到彻底瓦解。
在雍正二年春以前,他对政敌的打击尚有所节制,这是因为nn还不太巩固,不便太对方。
但自雍正二年三月开始,青海平叛胜利,皇权政治的力量增强了,他便开始加紧惩治允禩一伙。
四月,对允禩本人声罪致讨。
因他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
当然,他对自己人也毫不手软。
只要是为祸nn的,他都会毫不犹豫的铲除。
此前,因允禵太过放肆,他派他去守陵。
允祹应犯错被降爵,允祉因写了许多不实言论,更是有赞扬废太子之嫌,也被革爵圈禁。
同年五月,他革去苏努贝勒,七月发出御制朋党论,进一步开展反对允禩党人的活动。
然,不久后,年羹尧、隆科多问题的出现。
较之允禩更为严重,故此,遂放松了对允禩的攻势。
迨至雍正三年十二月,他以作威作福、结党营私之名,责令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同时削隆科多太保,后圈禁致死,并因此株连出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和查嗣庭试题案,才开始加速惩处允禩等人。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允禩、苏努、吴尔占等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
正月二十日,将允禩之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
可谁都没想到,福晋最后竟是抗旨不尊,s了。
京中传出此事,沸沸扬扬,具都指责皇帝心胸狭隘,逼人至此。
九爷又做了雍正的刀。
在背后用了大约五天,完全消除此事,堵住悠悠众口。
虽然,他本身也觉得福晋这般实在是太令人唏嘘。
可百姓们被风向引导,对皇上误会良多。
但他理解皇上。
皇上之所以令爷休了福晋,是见福晋是个女人,念她无子,可怜,不想让她被此事波及罢了。
但没人理解皇上的好意,只觉得他是个心肠冷硬的帝王,连rn子都不放过。
唉,造成今日这种悲惨的结果,也是福晋为人太刚烈了。
生活依旧在继续,他年轻时渴望风花雪月的浪漫,疆场肆意挥洒的豪迈如今,只愿妻儿和额娘平平安安,一家人快乐幸福。
这天,九爷带着闺女出来逛街,从前都是手牵手的,如今闺女大了,不好意思了,只并肩走着。
九爷如今已有三十多,但因长相精致,保养得当,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依旧风华正茂。
小闺女如今已有十一岁,遗传了父母,生得漂亮充满灵气儿,矜贵大方,天真甜美,出淤泥而不染。
是这京城的男人们最想娶的姑娘。
人还没成年,就以被许多人盯上了。
尤其这几日,九爷有些冒火。
竟有媒婆上来说亲!
气得他当即便写了三道奏折把对方老爹给参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