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吟读水调歌头,他的脑海中不断漂浮着一个人的影子。
这个人,就是原主的养父,一位已经花甲之年的老人,想到他,杜秦心中一阵难以言喻的情感袭来。
他继承了原主的大部分记忆,自然也就继承了原主的某些情感。
原主心中最强烈的情感来自于两个人,一个是养父杜子谦。
另一个则是一位白衣侠士,杜秦在来途州的路上遭遇了劫匪,劫匪要杀他灭口,那白衣侠士纵马赶到,打跑了山贼,救了他一命。
但这位侠士并未留下姓名,甚至连他的面都没见到。
杜秦念念不忘,心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找到恩人,鞍前马后报答救命之恩。
看得出来,原主是一个极其厚道的人。
杜秦来到这个世界已久,在这一刻,感觉自己已经开始融入到这个世界里了。
因为他已经很少去分辨这段记忆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原主的,两人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
从此刻起,只有现在的杜秦,没有以前的两个杜秦。
深思熟虑之后,他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
第一个是修好蔷悦,第二是考中举人,然后回到风陆老家,将父亲接到途州来。
第三个,自然是找到那位白衣侠士,报答救命之恩。
想要修好蔷悦,他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养好蔷薇小蛇,等考完州试,就去找一位匠人,将蔷悦接好。
至于州试,他除了想考文举人,也想考取武举人。
武举的考试方式很是简单直接。
途州校场口有九尊百斤重的鼎,考取武举,只要将九尊鼎摞在一起,举起九次,便可成为准举人。
方法虽然简单,却是数百年来的经验结晶。
举人招收数目有限,全途州只有10个名额,如果准举人数目较多,便会以比武的形式选出10个名额,成为举人。
文举人亦是如此,作诗一首,如果考官满意,便可升为准举人。
文举人以前只有3个名额,历庆皇帝田均在位十七年,大力提倡文学,如今已经和武举一样,有10个名额。
杜秦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修养,也弄明白了修炼体系。
修炼体系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
官方体系,则是九鼎体系。
人通过炼体,修炼体内气息,力量大增,比拼力量是最好的辨别体系。
想要获得官方的职位,必须要有相应的科举品级,才可以坐上相应的职位。
因此,那些想要进入仕途的武人们都会参加科举考试。
民间则分五花八门,每一个大的派系都有自己的划分标准,不一而足。
法家为界,墨家为钜,佛家为箍,道家为拂尘。
这些都是一个人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至于修炼,其实就是将体内的气息不断浓缩精纯,然后从体外的大自然获取同种气息再浓缩再精纯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修炼。
每个人出生之时,全身各处除了血肉,还有气息的存在,只是有些人身体天生充满了气息,有些人气息弱小的可怜。
气息这种东西,越强大越容易感觉到,越弱小越难感觉到,好比一个人对着你猛吹一口气和轻轻地哈一口气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因此,修炼的第一步就是感知体内的气息。
感知了体内气息之后,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把气息聚集在一起,形成力,再用这种力去冲穴。
因为穴道是全身各处气息运输的管道,所以一定要畅通。
气息的最终的目的地是到达丹田,只有在丹田里才可以将气息浓缩精纯。
等要使用气息的时候,将丹田的气息通过穴道运输到全身各处,然后又返回丹田,形成无限循环。
人体有720个穴道,要害穴有108个,气息在穴道中行进路线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行进路线的不同造成了修炼方式的千差万别。
气息行进的路线,称为心法。有些气息行进路线所形成的效果极其强大,成为门派的独门心法,不传之秘。
杜秦的反向之力,正是一种修炼心法,气息在穴道中的运行不同其他任何一种气息,是反着来的。
修炼的第三步,是将大自然的气息引入体内,以供修炼,这一部分并没什么难点,世间的法门大同小异,只不过那些气息强大的人更容易吸收周围的同种气息。
以体内穴道打通程度划分,修炼划分为9品。
气息觉醒,便可进入第一品,觉醒者控制自己的气息凝成丹田,则进入二品。
在第二品,气息凝成内力,再用内力冲穴,冲开两条主要穴道:任脉和督脉中的其中一条,则升到第三品。
任脉起于肚脐四寸以下位置,经过会阴,延腹部往上到达咽喉,在唇舌间环绕,再到达眼眶下。
督脉则以耻骨为起点,向后沿着人体后背往上,到达头顶,再到达两眼。
任脉主阴,督脉主阳,它们互不相通。
通过气息形成的力,再将任督二脉中另外一条打通,则进入第四品。
第四品则是要打通十二正经,十二正经总共有365个穴道: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阳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打通十二正经需要分两步,第一步是打通十二正经里的108处要穴,包括72活穴,36死穴,打通则进入第五品。
第五品是打通十二正经上剩余的穴道,则进入第六品。
第六品是打通人体所有的720个穴道,进入第七品,
打通任督二脉,则进入第八品。
身体的穴位能够互相置换发生位移,则进入第九品。
通过气息穴道重构身体,则进入天品。
4000字大章奉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