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事情没有说完。

一方面是防务上的事情。如今袁术已经靠近了,如果全力北上的话,最迟十天便可能抵达相县。原本陶林的想法是拿下相县之后率领全部军队立刻北上,夺取萧县,但现在看来已经没可能了。

但坐在这里等死是不能的事情——孙季的骑兵被陶林留了下来,交给了陶勇。今日整顿,明日便率领全军的骑兵奔袭萧县。总共两百人,虽说不多,但足以形成个威慑。东汉的郡国兵大多集中在治所,地方并没有什么兵力。陶勇再假托刘备意愿,谎称大军将至,兴许能够逼迫其投降。

再不济的,至少对萧县形成了威慑,并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而在陶勇出发的同时,遣一员偏将率领五百步卒轻装急行快速跟进,二日便可抵达萧县。两军会和,拿下萧县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之后城中还有士卒约三千人。按照原定的计划,那时孙长平应当也已经遣军过来了。孙长平比孙季要稳重得多,有他在这镇着,依托相县的城墙,完全可以抵挡两到三倍的敌军一月。

孙季前往刘备军中之后,先不急着回来,而是注意着袁军的动向。如果袁军不来攻城,自然最好,如果前来攻城,那么便告诉刘备,此时陶林已牵制了袁术主力,若是此时刘备进军,里应外合,可以一举击溃袁术。如此一来,刘备便可在下邳广陵取得优势,甚至可能顺势反攻扬州。

这样的理由,应当能够说动刘备吧?

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仍旧还有两个问题。

首先便是对沛国的占领问题。

尽管陶林如今面临着袁术的威胁,但叫他放弃对沛国的占据显然是不可能的——依靠刘备的力量获得沛国,和自己先行拿下沛国,在后面谈判的时候份量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在刘备之前拿下尽可能多的地方,才能让自己更有机会获得名正言顺的官位和统治权。

但很遗憾的是,陶林现在就好像是游戏中刚开局的刘备一样,军队就这么点,再没有余力去进攻其他地方。

第二个问题便是扩军。

原本陶林打算在相县利用武库中的装备强化亲兵的同时再扩充一些绵羊兵。虽说正常来说,常备军和平民的比例不应超过1:100,但混战年代,没有人会在乎用来撑人数的绵羊兵的战斗素养和装备水平。使用较低的补给来换取大规模的军队,是这个时代最为常见的养兵策略。

军屯?那是老曹的发明,现在也只是在青州兵中有个雏形而已。而这对于土地尚不算多的陶林来说,显然不太现实。

像其他穿越小说一样训练少量精锐以一当十?陶林看向了系统中的物资统计:盔甲数百。

精锐士兵不仅需要先进的军事体系训练,更需要优良的装备。当年一汉抵五胡的说法,不仅是因为汉军先进的组织体系,更大的原因是汉军普遍装备了铁甲、强弩,而对面的普通牧民甚至沦落到使用骨箭的水平。汉和匈奴的作战优势,是建立在军事体系的代差上的。

陶林并不认为自己和敌军有这般巨大的代差。

迅速将自己麾下的机动部队扩充到五千人以上的规模,才是这个时代能和旁人席地而坐的资本。

“军队的事情主公不必担心。”陶勇听完了陶林的计划,也知道前者没有办法,便从后者开始谈起,“如今主公且在军中督查着。小人虽然这两日就要离开,但已派人前去清点武库,想必两三日内便有了结果。如今主公占据相县,自然不缺人力。”

“只是,主公将我等二人全部派出,身边便没有了护卫,如今又身在相县,安全可也是个问题。”

“哇。”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

有大贤者在身边,陶林自然不会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报!”却在这时,门外一名兵卒喊了出来,“张大人求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