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王大生捏着张纸愁眉苦脸地来找顾蕊,说是她画的那东西,镇上没有铁铺能做得出来。
顾蕊这才知道,乌平镇竟然没人能造出自行车来。她不禁又想起陆凌风来,若是他在,应该没问题的吧?
只是这家伙也不知道如今到哪里去了,竟然毫不留恋地就这么走了?
想归想,她还得给王大生拿主意,“既然镇上没人能做,那就去县城里问问,再不行,就进京看看,难道现成的图纸在这里,还有人不想赚钱的?”
王大生一听也是,紧簇的眉头也就舒展开来,又给顾蕊建议,“假如有人真的做出来,以后仿造怎么办?我们的优势不就没了?”
顾蕊想了想,就拿过那张图纸,折了两道,撕成四块,“大生哥,你说的是,不能交给一家去做,每家做一个零件,到时候我们运回来,自己组装吧。”
这个时代也没有发明专利什么的,还是不能冒险。
王大生这才放心,自去了。
顾蕊就找出纸笔来,铺在饭桌上写东西。纸是买来的草纸,祭拜死人的冥纸,笔是木炭条削尖了的。宣纸要配毛笔,她嫌毛笔写得慢,索性就把烧过的木炭条拿来用。
百草堂的一些规矩、股份以及人马她要有个细细的章程,免得到时候运作起来乱了方寸。
写完之后,她放在一边,又细细思量需要制作哪些药。
她打算每隔十天要推出一款新药,也并不拘泥于治病救人的药,比如家庭常备药、美容的膏子、防冻的护手霜以及行军用的鸡眼膏等等。
只要做到推陈出新,药效良好,生意就一定会兴隆。
过了几日,王大生兴高采烈地叫顾蕊到巷口去,看他从县里拉回来的自行车的零件,堆了满满的一牛车,顾蕊看到也是激动不已,没想到在这古代,她还有骑自行车的一天。
她连忙叫人卸下来,在一边指点着王大生和几个壮劳力组装。费了大半天的工夫,午饭都没功夫吃上,天勘勘擦了黑,第一辆自行车才组装完毕。
看着那辆笨重庞大的自行车,顾蕊笑得合不拢嘴,从大生家厨房里找出点菜籽油,涂满了链条,她就兴奋地推到巷子口的土路上,一脚踩着脚踏,一腿一偏,骑了上去。
大生家的两个孩子跟在后头,呼哧呼哧跑着,欢笑着看这奇怪的大家伙。一会子,左邻右舍的孩子、大人们都跑出来看热闹了。
顾蕊也顾不上大家伙看热闹的眼光,只管拼命蹬着那辆自行车脚踏,体会着专属于她的那份喜悦。
满村子人就跟在顾蕊身后,看着她从这条路上窜到那条路上,这个巷子口穿到那个巷子口,嘻嘻哈哈的笑声在漫天的晚霞中四处乱飞。
两天后,王大生翻看了黄历,正是黄道吉日,于是顾蕊的“百草堂”正式开张了。虽然她不想铺张,但王大生还是同着众人在她家篱笆门口挂了一个幡儿,上面特意请东村的王秀才提了三个行书大字“百草堂”。
顾蕊看着那字儿不置可否,说实在的,这字儿规规矩矩,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不过比她的字儿还是强点儿。听闻王大生花了二两银子,顾蕊心疼得肝疼肉疼,早知道,还不如叫她爹给题几个字了。
村里人都知道顾仲书也懂医术,还以为他是个草医郎中,谁也不知道其实顾仲书还写得一手好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