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让他和胖子留在鱼骨庙,找找附近有没有地道,并嘱咐他们如果进庙堂之中,务必小心谨慎,别被砸在里头。
老胡和乐丹则顺着山坡爬了上去,没用多久就爬到了山梁之上,只见梁下沟壑纵横,大地像是被人捏了一把,形成一道道皱褶,高低错落,地形非常复杂。
乐丹说道:“这里地貌总的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向东呈倾斜状。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巴山地,中部为关中平原。而这一带由于秦岭山势的延续,出现了罕见的一片低山丘陵,这些山脊都不太高,如果从高处看,可能会觉得像是大地的一块伤疤。”
老胡手搭凉棚,仔细分辨面前一道道山岭的形状,说道:“龙岭果真是名不虚传,地脉纵横,枝干并起,寻龙诀有言:大山大川百十条,龙楼宝殿去无数。这龙岭之中便有一座隐藏得极深的“龙楼宝殿”,形势依随,聚众环合,这些绵延起伏的群岭都是当中这座“龙楼宝殿”呈现出来的势。这里的龙“势”不是那种可以埋葬帝王的“势”,皇帝陵的“势”需要稳而健,像那种名山耸峙、大川环流、凭高扼深、雄于天下的地方才有,龙岭呈现出来的“势”则是卧居深远、安宁停蓄之“势”。”
乐丹点头说道:“不过这个“势”已经被自然环境破了,风雨切割,地震山塌,这一带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地表破碎,已经不复当年之气象。”
老胡笑着说道:“虽然如此,还是一眼便能看出来,龙岭中的这座龙楼宝殿就在我所站的山梁下边。这是一座受自然环境破坏很大的山坡,附近所有的山梁山沟,都是从这座山丘中延伸出来的,那座唐代古墓定在这山腹之中。”老胡站在山脊上,瞧准了山川行止起伏的气脉,把可能存在古墓的位置用笔记下,标明了距离方位,然后转身去看另一边的胖子和大金牙。
他们两个正围着鱼骨庙找盗洞,老胡把手指放在嘴中,对着胖子和大金牙打了声响亮的口哨。
胖子二人听见声音,抬头对我耸了耸肩膀,示意还没找到盗洞的入口,随后便低头继续搜索,把鱼骨庙里里外外翻了一遍又一遍。
上山容易,下山难,老胡往爬上来的地方看了看,太陡了,很难按原路下去,四处一张望,见左手不远处的山坡上,受风雨侵蚀,土坡塌落了一大块,从那里下去会比较容易。于是顺着山脊向左走了一段,踩着坍塌的土疙瘩缓缓下行,这段土坡仍然很难立足,一踩就打滑,老胡见附近有处稍微平整的地方可以落足,便跃了过去。没想到站定之后,刚走出没两步,脚下突然一陷,下半身瞬间落了下去,暗道不妙,这是踩到土壳子上了。
这时乐丹一只手抓住了老胡的衣领,将老胡提了出来,说道:“小心些,这里有些门道。”
老胡心有余悸的说道:“我听附近村里的人说这盘蛇坡尽是这种陷人洞,我本以为这边缘地带还算安全,想不到大意了。”
胖子和大金牙俩人,慢慢悠悠,有说有笑地从下边溜达着走了上来。两人去看刚才老胡踩塌的土洞,大金牙问道:“这会不会是个盗洞?”
老胡说道:“不会,盗洞边缘没这么散,这就是山内溶洞侵蚀的结果,山体外边只剩下一个空壳了,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看来这龙岭下的溶洞规模着实不小。”
老胡把刚才在山脊上所见的情况对他们说了,那边的山中肯定有座大墓,和鱼骨庙的直线距离约有一公里。
如果鱼骨庙有个盗洞通往那座古墓,这个距离和方位完全符合情理,打一公里的盗洞对一个高手来讲,不是难事,只是多费些时日而已。
胖子问道:“这人吃饱了撑的啊,既然能看出古墓的具体位置,怎么还跑这么老远打洞?”
老胡对胖子说道:“盖鱼骨庙的这位前辈,相形度地,远胜于你,他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我推测他是想从下边进入地宫。”
大金牙说道:“噢?从下边进去?莫不是因为这座墓四周修得太过坚固结实,无从下手,只好从底下上去?我听说这招叫顶宫。”
老胡点头说道:“应该是这样。唐代都是在山中建陵,而且大唐盛世,国力殷实,冠绝天下,陵墓一定修得极为坚固,地宫都是用大石堆砌,铸铁长条加固,很难破墓墙而入。不过古墓修得再如何铜墙铁壁,也不是无缝的鸡蛋,任何陵墓都有一个虚位,从风水学的角度上说,这就是为了藏风聚气,如果墓中没有这个虚位,风水再好的宝穴也没有半点用处。”
胖子问道:“就是留个后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