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朝廷上下正准备向大宋的死敌金国开战,正在为伐金做着准备,当然要准备很长时间,同时要等待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出现。

赵忠信年轻那会没有这种感觉,一门心思的发展、壮大,其后一统天下,可此时赵忠信心中第一次闪现了是否有这个必要?是否有必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居天下之中,受万国朝拜?

一将功成万骨枯,赵忠信此时已经深深的认可了完颜亮临终之前说的话,那就是天下是由尸骨堆成的,如此,赵忠信还要继续着征伐之旅吗?

“官家。。。别伤心了。。。臣妾。。。”德妃薛柔见赵忠信呆呆的看着灵位,以为赵忠信是在伤心薛东楼之死,于是劝道,劝着劝着薛柔自己先哭了起来。

“朕无碍”赵忠信摆手道:“来人,传旨。。。”

赵忠信对薛氏赙赗甚厚,同时下旨将薛东楼以公侯之礼安葬,以报答他当年全力支持黑旗军之功。

。。。。。

“陛下对我薛氏满门如此厚恩,微臣满门老幼万死难报皇恩。”偏厅之中薛明清哽咽的谢恩道。

薛明清也是得到了赵忠信恩荫的,也是有官身的,因而薛明清以臣自称,只不过薛明清之官是闲官,只有官名,而无实职,因而俸禄也是极低的。

以薛氏雄厚的财力,也不会在乎这点俸禄的。

“薛公快快平身。”赵忠信连忙说道:“你是柔儿的祖父,也是朕的祖父,就不必多礼了。”

“微臣多谢官家对柔姐儿的恩宠。”薛明清感动的说道。

薛柔已经为赵忠信产下一女,此时薛柔又有身子了,若再产下一子,薛柔及薛氏满门将会更加得到赵忠信的恩宠,此为薛氏在大悲之中得到了一件大喜之事。

此前薛氏是江南豪商大贾,与朝廷或各路府州县的官吏多少还是有些关系的,但当时在朝廷高官的眼中仍是下三滥的商人,地位较为低下,哪里像目前这样?

赵忠信在广南、在临安不断提升商人的地位,尽量减免商人的苛捐杂税,同时对薛氏恩宠有加,此使得薛氏及其他商人均对赵忠信感激万分。

商人确实是唯利是图,确实是以逐利为主要目的,但商人之中也不乏有不少的义商、儒赏,也有乐善好施、为国为民的商人,如战国弦高,弦高去成周经商,及滑,路遇袭击郑国的秦军。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臣,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以示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同时,他又急忙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帅孟明以为郑国已有准备,遂领兵灭滑而返,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一场大灾难。郑穆公以存国之功赏之,弦高辞而不受。还有范蠡等等许多义商。

因此不能说商人个个都是见利忘义之徒。

薛东楼就是因为听说大宋收复河套、河湟之后,情绪才有些激动,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故去了。

“官家,此为家父早已写好的一份奏章,欲呈于官家,因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此事就耽搁了。”薛明清随后取出一本奏章后说道。

其实并不是没有机会,乃是商人此时仍是有些自卑。

赵忠信闻言借过奏章细细的看了一遍后叹道:“曾祖父真是个明白人啊。”

奏章里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提醒赵忠信大宋钱荒之事。

早在广南之时,赵忠信就与薛东楼无数次探讨了此事,解决钱荒的主要办法找到替代钱币,目前赵忠信大量发行银元、开办钱庄就是为了解决钱荒一事,同时赵忠信鼓励各国海商以银两交易货物,也是为了解决此事,可这些仍是不够的,大宋境内的银矿就那么些个,是无法满足宋臣民大量需求的。

因而只有在境外寻找银矿,赵忠信一直在谋划此事,因为战事的耽搁,因而就忽略了这件事情。

应该说薛东楼的提醒还是较为及时的。

“曾祖父如何知道朕有迁都的打算?”赵忠信随后问道。

奏章之中的第二件事就是,薛东楼赵忠信询问赵忠信何时打算迁都?并称薛氏已经将一些买卖迁至东京开封府,薛氏愿意配合朝廷发展东京开封府之商业等等。

“家父曾经说过。”薛明清闻言答道:“陛下的志向并不在江南一隅之地,而是在整个天下,因此陛下亲自坐镇中原,方可激发天下臣民的恢复之志。”

“知我者,曾祖父也!”赵忠信闻言叹道。

薛明清闻言微微一笑后,转头对门外说道:“婉婷,进来给官家奉茶。”

赵忠信闻言正诧异间,堂外走了来一名穿着花绸小袄、葱绿色百褶裙、十六七岁的女子,娇怯柔羞的端着一杯茶走到赵忠信面前说道:“官。。。官家。。。请用茶。”

此名女子双眸恍若盈盈秋水,金莲窄窄,玉笋纤纤,双颊边梨涡还隐约隐现。

“她是。。。?”赵忠信纳闷的问道。

“官家,她是柔姐儿的堂妹,名叫薛婉婷。”薛明清捻须微笑道。

“哦?呵呵,婉婷?好名字,婉婷,你该称我为姐夫。”赵忠信随后喝了口茶笑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