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刚带礁西县的时候亲自带着人种植的那片防沙淋,在第三年开花结果了。那是一片黄灿灿的沙棘。当地原本的沙棘也有少量生长,但这些都是姑姑给他挑选的最佳种苗。他虽然不知道姑姑的这些好东西都是哪里来的。但他知道,姑姑绝对不会拿出没用的东西。

这沙棘林不但可以固定住土壤,也可以将这些果子拿来酿酒。而果子本身就很好吃,姑姑说对身体有好处。他可一点儿都不糟践。找人采摘之后进行处理。按照商锦蓉给的酿造步骤,一点儿都没有含糊。这次回京的时候,他还带了一批沙棘果酒,以及姑姑说的很珍贵的沙棘果油。

可以说张晏在礁西虽然没有做出彻底让百姓暴富的改革。但留下的沙棘林、酒厂、杨蛇厂、采药人、两支商队,包括带去了改良之后的红薯、白薯、麦子和玉米。老百姓的生活在这三年里已经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一个淮郡的人来说,原本的富裕,那些商贸改革是锦上添花,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也会更加富足。但对礁西县的人而言。如今这样家中有余粮,漫山遍野的荒芜在他们眼中也可以看到能卖出钱来的野物。更是在那接厂里有做工的收入。而这些工人都是张晏调查过各村之后按照每家每户有多少劳动力来分配的。所以目前为止没有人家吃亏,也没有人家占多大便宜。一切都还是那么和谐。

不过商锦蓉却知道。这样的情况会随着环境的改变,银子的越来越多而发生质的变化。尽管说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但欲望却也是人类最大的本能。好的东西想据为己有,已经有的东西不想分享给他人。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情绪。而一旦贫富差距开始产生。以前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就不再会出现。毕竟有钱的人家,会先开始防范他人的觊觎。

但也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必然就放弃可以更富足的发展。因此对于侄子的多方位寻找创收来源,她的评价是极高的。而太上皇和皇上看完这些“工作日志”,自然十分欣喜。那些想要说张晏年纪轻轻,没有阅历等等的话,也因为人家才是真正做过实事儿的人,都选择了闭嘴。

张晏一回来,唐光远和商锦蓉除了喜欢小孙女,更是轮流盯着侄子。一个带着他白日里忙着朝廷正事。从衙门回来之后,商锦蓉的那些手札张晏也要每日都阅读理解一阵子。以至于美玉每天跟丈夫的相处时间几乎只有掌灯之后。

不过美玉已经很满足了。“娘,您千万别这么说。我知道您是希望夫君更快的可以接受您和爹爹的公务。所以才会让他更加努力的多学一些东西。您的身子骨儿的确需要好好休息。我们是晚辈,为您分忧还不是应当的嘛。”

如今的美玉可比去礁西之前更加温柔体贴。听张晏说,美玉也教了一些礁西的女子京中的刺绣方法。如今礁西的绣娘手艺都比府城的人更好了。女子的绣品也能卖上不错的收入,甚至有些都可以顶的上日常生活所用。在礁西的女子眼里,这位县太爷夫人,可是最善心的活菩萨呢。

礁西的百姓不知道美玉的身份,所以只觉得她好心。但美玉是太上皇的亲外甥女,皇帝的亲表妹。这样的身份熬着那样的日子,还跟那些女子终日说说小小,教他们针织女红,当真是得有个菩萨心肠和耐性才办得到了。因此此时看着美玉,商锦蓉是没有更喜欢的了。“我只是担心,你们小夫妻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少了,你会觉得寂寞。”

美玉脸一红:“其实,这已经比在礁西的时候好了许多。那时候夫君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在家的时间都不固定。有时候几日才回来一次。现在至少每天都会在家。而且在家里,有您和爹爹,还有我父亲和母亲。有这么多兄弟姊妹。小五还可以每天陪我手说话。祖母每天还会教我怎么带孩子,每日里不知道多充实。”

听美玉说得并不掺假,商锦蓉心里略略安稳了一些。她其实心里对侄子和侄媳都有亏。尤其是美玉,没人的时候一直都都是唤自己娘亲。她也算是看着美玉长大的,对待她虽然跟对小五不可能一样,可也不会差距悬殊。更何况这么一个体贴的好孩子,哪有做长辈的不喜欢的。她就怕他们两口子拉着侄子学这个做那个,耽误了小两口的相处,孩子们会心生埋怨。久了,那便是消不掉的隔阂了。“这样吧。明日你们两口子带着孩子去泡个温泉?住上几日再回来。一来去去乏累,二来也是让你夫君缓缓头脑。一直这么辛苦是不行的。”

虽然话是那么说,但美玉自然还是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多一些时间陪着自己。那有一个这样的假期,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是我即便这么说了,他也不一定愿意。”

商锦蓉笑道:“我出的主意自然是我去说了。你不用担心这个。只管让下人准备好应用之物就好了。”

美玉听后拉住商锦蓉的胳膊:“娘亲最好了!那娘亲,能不能再给一些您秘制的烤肉料啊?夫君最喜欢您做的烤肉了。虽然他做的也很好吃,但是他总是说天底下最好吃的就是您的手艺了。我现在也学了一些菜色,但都马马虎虎差强人意。在礁西没法子,回来可见要讨您的教导了。”

“那还不简单。现在你祖母哄着馨儿睡觉,咱们这就去药房。我直接把配方交给你,再告诉你如何调配。这法子咱们家只传女子,将来啊,无论是婉儿还是你们的儿媳,都也要把它传下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