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在美国带得无趣,也无心再去跟子女争,心中唯一不安宁的是,就是当年坑老友这件事。

他早想来香港看看,又怕面子上过不去,一直拖着没有成行。

最终,老郭被无趣,准确地说,应该是叫悲催的老年生活中,越来越严重的忐忑不安和愧疚打败,来到香港,找到了他的老友。

看到当年的事,对薛家造成的影响这么大,让老薛一蹶不振而自己在美国靠着老友的资本飞黄腾达,吃香喝辣,心中的愧疚,又升到了更高的天空。

人老了,不再有争心,容易更善良,加上内心过意不去,才有那么“随意地”把好几个亿养老钱交给我们打理。

看来,老郭是真心在为当年的事,尽自己最可能,去做一些弥补的努力。

也许,帮了我们,他自己内心也更坦然,自己也能得到解放。

这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吗?

……

“这么多钱,抄一个历史大底,过几年,我们也能发点小财了。”小萌道。

“你不怕又亏吗?”我问。

“长期来看,应该不用担心了吧?”小萌问。

“长期来看,现在肯定是买入好机会但短期说不好,短期再次深陷泥潭也不是没可能。”我道。

“那怎么办?分批买入?”小萌问。

“不是源源不断的资金,分批买入,不一定是好策略后面的资金,万一错过了底部,那就直接没办法进场了。我觉得这种一致性资金,在面对长期抄底机会,但短期不确定时应该事先要考虑好后果之忧,然后轻装上阵,集中火力,坚决果断地出击。”

我道。

“现在有这么多钱,我们还有什么后顾之忧?怎么解决?”小萌问。

“钱多也会有意外,而且钱多的意外,比钱少的意外更可怕,出了什么大办法,往往是万劫不复,很难弥补的。我觉得,应该先考虑配置一部分固定资产,先拿一个亿出来,买几套房子。”我道。

“有没有搞错?”小萌惊讶道,“又不是我们自己的钱。”

“反正都是投资,也不比全部投在股票上,投点固定资产,也没什么不好。”我道,“股票是长线投资,已经有这么多钱了,也不差那个把亿了。”

“这也太疯狂了吧?现在房价那么高。”小萌道。

“这样安排会,相对更合理。老郭以后要常在香港住,他和你爸爸,年纪都不小了,还能坐多少年,谁也不知道。这么多钱,不拿点出来花给他们享受,等以后赚了钱,都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机会享受。现在他们重在玩得开心,过得自在,其它都是次要的。

股市发财,在于买到牛股和守住,不在于投入多一点或少一点。有这么多钱,配点固定资产,他们可以住得舒适点也可能还有机会增值,万一股市短期还有下跌,固定资产也还可以融资套现出来补仓。

这样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做起投资来更轻松自如,压力也小一些,何乐不为?”我道。

“嗯。还是你想得周到。”小萌道。

“为了更好地战斗,不得不多想一点。”我道。我心道:“小萌姐,既然有条件,你也该享受一下了。”

“但是现在房价那么高,要不要少拿点钱出来买?”小萌问。

“关于房价的问题,我已经做了不少分析和讲解,高与不高,更多的是一些心理问题和流言。我老家的房子,根本不要钱,送给人住,很多人都不会去住。大城市的房子值钱,那本身不只是砖头的问题,还关联着太多东西,包括学习,上学,医疗健康,创业或者就业,人脉关系,交通,休闲养生……

这就像稀缺品一样,你说一颗钻石值什么钱?为什么非要那么那么贵?那钻石是真没什么用处,但是房子确实有用而且对比其它物价,房价的上涨,也只是在正常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物价的涨幅,还有工资的涨幅,跟房价都是成比例的。在纸币时代,只要国家的印钞机不停止,所有的物价都像赶水似地上涨,就是一个动态存在,这是现实。

思念房价不涨,或者是变得更便宜,更多的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心理。实际上有很多地方的房子,都不涨,也便宜的甚至不要钱但是没有人盯着那些地方,都是哪里好,哪里贵,都盯着哪里。

这种心理,有点像红眼病,又有点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所以,实际上,房价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尤其在中国经济还在中高速发展的这样一个国家,反而是那些越贵的房子,越可能才是增长潜力大的。

也就是说,要买干脆就买豪宅,住得舒服以后的增值,很可能反而是最大。”我道。

“理论上看起来,好像是这样就是心里,感觉一时半会儿,还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小萌道。

“波动性更大的股票都敢投,波动性更小的房子,投一部分资金,压力已经很轻松了。先买了再说吧!”我道。

……

之后,我们花了二千万港元首付,在香港买了两套价值各三千万的房子,深圳一套首富一千万元人民币,价值三千万的豪宅,剩下七千万元港币购房计划资金,做了信托理财。

房贷利率只有四五个百分点,连通胀率都赶不上,这就是国家在补贴购房者。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信托预期稳定收益,可以做到8个点以上。

有钱买房,也没必要去付全款。交个首付,用剩余的资金,去做稳定回报在8以上的理财,用来供房贷利率在5左右的房贷,还可以套利赚点差价,何乐不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