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之中,有了王丞相做表态,下面大部分官员都积极主动的捐出善款,部分不听话的官员直接被苏撩以现有的证据来了个抄家流放。

你们不是不愿意捐吗?

干脆就将家底全都捐出来好了!

苏撩一招釜底抽薪用得又快又狠又准,根本没给朝臣们反应的时间。

官员们被她如此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吓得抖如筛糠,急忙掏出自己的小金库,生怕慢了一步下一个被抄家的就是自己。

先皇昏聩,下面的官员没几个干净的,真要论罪,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舍些钱财就能换回一家子的命,还是很划算的。

当然官员们也没傻到将自己多年贪墨的钱财全部捐出,只拿出了其中一部分,进行不记名捐赠。

银子来路不正,若是署名不就证明他们贪墨了吗?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里面的那些事,却也不能叫世人知道,不然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们。

赈灾款项有了,苏撩让人用最快的速度购置物资,迅速送去北方。

这其中不论是购粮购衣,还是押送发放,每一个环节都派了特定的人监督,以此确保每一分银子都用在刀刃上,每一粒粮食每一件衣物都送到了灾民手里。

在如此严密的监察下,不论是省部,还是地方官员都不敢打物资的主意。

朝廷在每一个城镇都派出了专门的监察人员,地方衙门不但不敢懈怠,还要积极配合,否则就是军法处置。

一些投机取巧,偷懒耍滑,想要贿赂监察官的官员,都被关进了大牢,上报了朝廷。

苏撩派出去的监察官全都是她的亲信,且她还派出了暗卫全程监督,一旦监察官有异都会报到她这里。

所以不论是地方官员,还是监察官们都不敢有所懈怠,通通全力以赴赈灾。

惠元帝元年冬,乃是惠元帝继位的第一年。

这一次的赈灾可以说是大元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赈灾,完全做到了将每一分银子花在百姓身上,一切以百姓的利益出发。

史称太后监国史上最清正廉明的第一次赈灾。

这一次赈灾奠定了苏撩在民间的威望,也奠定了她不倒的基础,不论是百姓,还是读书人都说不出她一句不好。

就算一小部分读书人觉得她有牝鸡司晨之嫌,也会被周围的百姓唾沫星子淹死,特别是北方受灾的百姓,更是无脑维护太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苏撩雷厉风行的赈灾举动,阻止了一场因缺衣少食而引发的暴动,顺便还在民间刷了一波声望。

百姓们感念朝廷的恩德,更感谢当朝太后。

想想先皇在世时,从来都只知道从他们身上搜刮民脂民膏,一到灾荒就置他们于不顾。

还是现在的太后娘娘好。

太后娘娘心善,不忍他们受苦,为了他们平安过冬,节衣缩食发下灾银赈灾,还派遣大官监督,不准那些贪官污吏贪墨了属于他们的东西,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不至于饿死。

每当灾民喝到官府熬制的热粥,他们就想起太后一次,也更感激太后,百姓们自动自发的在家里供起了长生牌,日日祈祷太后娘娘能够长命百岁。

苏撩在古代玩了一把舆论造势,收获了大把大把的声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