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它们的动力叫元气。
花鸟虫鱼体内或多或少都有元气存在,人乃万物之灵,人体内的元气就更多了。而元气的精华便是灵元,比人体内的普通元气多一丝灵性,多一丝自然。
然而在真修眼中,灵元之中还有……道意。
在很久之前,某个幸运的人误打误撞找到灵元的使用方法,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真修应运而生。以灵元为食可辟谷,催动灵元可使出移山倒海的道术,更重要的是,真修可以炼化灵元,一步步铸就长生之路。
此刻,郝仁已经沉浸在灵元千变万化、连绵不绝的奇景中。但是眉心祖窍突然出现一股清爽的凉意,这瞬间将他从沉醉中惊醒。
但他丝毫没有惊慌,反而是露出一丝喜色:“真修突破通天境便可以勾连天地,而这第一口灵元便是天地的赠礼!”
祖窍吞下那一口带着一丝甜味的灵元,整个祖窍都在震动,仿佛是在欢呼。郝仁主动退出空灵之态,然后辅助祖窍炼化这第一口灵元。
意识刚刚回归,他便感觉到一股舒爽的凉意从眉心传来,虽然没有实实在在地品尝,但他却能感觉到犹如泉水般清冽的灵元是如此精纯醇厚,仿佛是天底下最圣洁的水滴,美得惊心动魄,奇得摄人心神。
他当即大叫道:“好,不愧是天地的贺礼!”
随着第一口灵元逐渐被炼化,丝丝缕缕的灵元从眉心祖窍中渗出,然后融入到原本银白色的元气中。灵元融入的瞬间,犹如卤水点豆腐,银白色的元气顿时灵性大增,即使没有处于放空心神,郝仁依然能感受到银白色元气的活力。
不,应该说银白色的灵元。练气期真修需要炼精化气,将食之精华练成补益自身的银白元气,通天境的真修则是勾连天地、吞食灵元,将自身元气化作有灵性的灵元,最终师法自然,以人体内的小天地构建循环。
当第一口灵元被完全炼化,郝仁吐出一口浊气,意犹未尽地感叹道:“灵元果然奇特,如果能有源源不断的灵元便好了。”
但他却知道这只能是一个奢望,第一口灵元是天地的奖赏,以便让真修巩固境界,之后却需要真修自己吐纳。我把灵元放在那里,你想吃自己拿,想让天道亲自喂你?没门!
他苦着脸思索道:“第一口灵元足足炼化出三十六缕灵元,但是如果需要自己吐纳,这起码要半个多月,麻烦啊!”
不过他随即便恢复过来,感叹道:“果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亦如是么。我此番顺其自然地突破通天境,而不是如同原本打算强行破关,竟然还有不满足的地方,当真贪婪啊。”
“戒骄戒躁永远是真修的不二道诀啊!”他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经过此番突破,郝仁也发现自己有些急于求成,当他发现九元归灵经中没有突破通天境的窍门便想强行扣关,但这恰恰是修行大忌。
他反思道:“九元归灵经虽然是直通仙道的宝诀,但是也只能提供方向,真正的修行之秘还需要我自己脚踏实地地去探索。”
“这本道典中没有说什么顺其自然,想来也是撰书者的良苦用心吧,突破的道理十分浅显,但由别人提醒而不是自己亲身参悟,只怕适得其反,形成只见障!”
原因很简单,举个例子便明白:认真工作才有好生活,这个道理谁不明白?但是完美践行的人却只是少数。只有真正悟到了才能完美践行,就像顺其自然才能突破一样。
因此,郝仁暗下决心道:“以后不能太过依赖九元归灵经这个强大的知识库,那些常识和道法看一看无伤大雅,但是那些感悟却不能完全生搬硬套。书中的道之感悟是编撰者的,而不是我的,不能让他人之道影响吾之言行思虑。”
“我甚至必须少看一些道之感悟。如果我是仙人,自然可以博览百家、融会贯通,补益自己所求的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如果连最简单的琢玉手法都不会,攻玉之说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就像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通天境真修,远远无法做到这步。”
“因此,那些浩如烟海的道之感悟对于目前的我犹如毒药,必须畏之如毒蝎。”
九元归灵经这本道典的确是重宝,但是修行此经的真修仍然多如繁星,但是成就仙人的真修却寥寥无几。不是道典不够好,而是修行它的人不会合理利用。
郝仁正在寻找妥善利用这本道典的方法,仙道之路还有三分希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