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秦昭王是个偏重于刀光剑影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于从生活中渗透进来的阴谋却漠然视之。在华阳夫人和安国君的庇护下,吕不韦已暗暗招集了很大的一批力量,尤其与华阳夫人的关系,已亲密到令人羡慕的程度,但不仅秦昭王,连安国君都毫无察觉。
后世也有传说,孝文王猝死,是因为吕不韦急于让子楚登上王位而做了手脚,当时拿不出有力证据,所以还不能做出肯定。但一是猝死过于蹊跷,二是吕不韦有做案动机和做案机会,所以能成为“犯罪嫌疑人”,然而这只是后人的假说,当时并没立案。不过,如果“假设”成立,也可知吕不韦在秦国能量已相当大了。
子楚是在吕不韦的扶助下,从一个“准死囚”逐步登上秦王的宝座,所以对他的缔造之恩感激万分,可惜过去大部分的“感激”只能挂在嘴上现在终于成为一国之尊,当然就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表现了,吕不韦惨淡经营十几年,投入了大本钱,时机到后也要盘本计利、有种有收。蔡泽何等聪明?庄襄王一上台就已经看清形势,不久就上表辞职,并说吕不韦之才强己百倍,荐以代己庄襄王也正在想怎么让蔡泽挪窝儿让位以便安插吕不韦呢,见表大喜,对这位三朝丞相连句客气话都没说就同意了。不过吕不韦在商场上手腕高明,对于处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就感到不足了,所以吕不韦正式任丞相后,便建议庄襄王任蔡泽为国师,做自己的高级某士,蔡泽为他出谋划策很受重用,但只是工作关系,他并不属于吕不韦的私近心腹。所以后来秦始皇除掉吕不韦尽逐其客而蔡泽并没受株连,仍然能保持自己的地位,正如自己预计的那样:过了四十三年吃细米肥肉的“幸福生活”,能为范雎和自己备退路、谋善终,蔡泽确不简单。
吕不韦虽在援救、扶立庄襄王中功高如山,但秦是个崇尚军功的国家,“商君之法”规定:没有军功,虽宗室贵族不给授于爵位,在人们的意识中“无功者耻,有功者荣”,所以吕不韦要想保持政治地位,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在军事上做出成绩。
秦昭王在遗嘱中以未灭“三晋”为恨。庄襄王想起自己在赵国经受的那些苦难和迫害,也很想报复,就准备让吕不韦谋划伐赵,王龁更对败于邯郸耿耿于怀,总想挽回面子,便对吕不韦摆了一大堆对赵作战的有利条件。在王龁的鼓动下,吕不韦便认为赵国元气大伤,软弱可欺,因而跃跃欲试。
但蔡泽却不同意去攻赵,他认为吕不韦没有详细分析对赵作战有哪些困难,更不肯说吕不韦在军事上无能,而是投其所好:“丞相要立军功,何不去灭周?费力不多,收获却大,此乃事半而功倍也。”
少投资而高回报,完全符合商人的心理要求,吕不韦听了大喜,笑嘻嘻拍着蔡泽的驼背:“先生真乃吾之伊、吕!”能让吕不韦欣然接受的这个建议,对吕不韦和自己也确有很大好处,蔡泽可以说是善于“因人施教。”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