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要出兵,别教我停下来。

朕就是爱打仗,呼吸打着节拍。

朕今天就要看看,朝上有恃无恐的,还有谁。

朕要跟司文山撕破脸了,你们选边站吧。

站出来,或者乖乖在朝班之中别动。

没有任何骑墙的余地。

哗啦哗啦,朝臣纷纷站队。

站出来的人,占了满朝文武的三分之一。

礼部、户部、工部这三个部门联系本来就十分紧密,三部尚书及属员大都站了出来。

执掌兵部的是齐泰,当然不会跟皇帝作对。

吏部、刑部大多数人也没有蹚这趟浑水。

五寺寺卿出来了两个,此外,还有几位御史,以及通政司的两位通政。

司文山听到身后脚步声响成一片,甚是满意。

朱允炆看到这个人数,也十分满意。

如果这样的冲突发生在半年前,朱允炆估计大半朝臣都得出班。

但时移世易,一则吴王和黄子澄已经基本稳定住了朝政,政权的交接期已经基本过去,众臣的权力已经有所缩小。二则朱允炆出海月余,众臣不知道朱允炆的去向,纷纷猜测朱允炆可能和某些藩王达成了一些协议。

说不定,朱允炆真的有把应天朝廷连锅端的魄力。然后迁都到某个藩王的地方,另立朝堂。

其实,这些人的猜测倒也不是完全错误。

朱允炆出海的最终目的,恰恰是在应天朝廷已经瘫痪或者被占领的时候,仍然能在夷洲建立起稳定的全国行政中枢。

不过以这一个月的经营,显然这个终极目标尚且无法做到。

但朱允炆也恰恰是摸准了,群臣眼下摸不透自己的底细。

要震慑朝臣,关键当然是绝对的实力。

但当绝对的实力是一个秘密的时候,有时候靠声势也可以解决问题。

“礼部尚书。”

“臣在。”

“朕第三次跟你讲,也是最后一次跟你讲,出兵之事朕意已决。朕是在下旨意,不是同你商量。”

司文山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听清了没有?”

司文山一抬头,十二串旒冕之后,是天子锋利的眼神。

在大朝会上仰面视君,这事情可轻可重,一旁的董平安赶紧做手势教司文山把头低下。

司文山也觉得这样颇不合适,又把头垂下去,不知道为什么,心砰砰跳个不停。

“听清了没有?答话。”朱允炆缓道。

“陛下教训,臣……铭感五内。”司文山有些慌,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退下吧。”

“退……是,是。”司文山缓缓退后,回归朝班。

司文山这一退,大殿中央的第一排,就变成了户部、工部两位尚书。

“户部、工部,还要再劝朕?”朱允炆又问道。

“臣……谨遵圣喻。”两位尚书不敢再言,也退回朝班当中。

见三位尚书纷纷服软,刚刚站出的众臣也纷纷回归,有喜有忧。

喜的是三位大哥终于还是服软了,没有当朝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忧的是大哥们既然服软,以天子今天的这种态度,恐怕今日站出来的群臣,未来都不会得到什么重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