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著剧情,项少龙还要在山野间流浪,两个月后才能抵达武安,陈默自然不可能在这傻等,而是回到燕国。
这时燕丹已经在燕风的帮助下收编了涿邑的赵国俘虏,除了最精锐的五万士兵以外,其余士兵都被打散了发往燕国各地务农,以战国时期人口的流动性来说,基本上他们之间是再难相见了。
本来以赵国士兵的素质来说,让他们务农真是暴殄天物了,但是如果让这25万赵人进入燕国军队,万一发生被人喊一嗓子就集体叛变的狗血剧情,找谁说理去?
只有五万人的话,倒还能hl住。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连长以上军官,连长以上的军官不像普通的士兵容易收编,又或者像上层的将领一样容易举家叛变。
他们基本都有一定的国家意识,又因为官职低,去到别的国家也没太大发展,因此燕风懒得理他们,现在都被集中关押起来,等待赵孝成王出钱来赎人了,这些人的数量大概在七千左右。
大方向的政策方针定下后,将具体的落实工作交给腹栗,燕丹带着得胜之师回到了蓟城。
燕王喜带领文武,亲自在城门迎接,本来按燕王喜的意思,是要出城十里迎接的,但是蓟城出城没多远就到涿邑了,总不能跑到涿邑去接人吧,所以只能在城门口凑合一下得了。
燕丹见父王如此信重自己,不由喜极而泣。
站在门客队伍里的陈默和燕风对视一眼,不由同时摇头。
隐秘频道里,陈默向燕风问起在心中盘桓已久的问题:“这个燕王喜怎么回事?一般来说,哪有太子领军的?就算领军,也没听过把全国上下全部的百万大军全交给太子掌管的吧。”
历史上那些让太子领军的皇帝基本都凉了,太子将兵的最好结果就是恩养太上皇,因此很多皇帝宁愿御驾亲征,也不愿意放权给太子,那实在是太危险了。
燕风道:“这个问题我仔细研究过,燕王喜这个人呢,好大喜功又沉迷享乐,实在不是明君,然而但却有一个很有趣的特质,历代燕王共有的浪漫情怀。”
“这个时代当然没有浪漫这个舶来词,但是意义是相通的,历代燕王崇尚先贤,最出名的事迹不是燕昭王铸黄金台,而是前318年燕王哙效法尧舜,将王位禅让给丞相子之,燕国大乱,引得齐国以救燕之名入侵,直到赵国干涉才退兵。”
“燕王喜也有相似的浪漫情怀,想玩周文王那套君贤臣直的戏码,以期得一个明君的美名,在用人方面相当豪放,很舍得放权。”
陈默一口老槽吐不出来,十分难受。
燕国历代大王都是戏精吗?
燕风又道:“燕王喜还特别崇拜黄帝夜御三千的超能力,于是在后宫也搜罗了三千美人。”
陈默:“他也不怕马上风么?”
燕风道:“不怕,他有儿子和大臣帮忙分担伤害呢,燕王喜经常召大臣和儿子们一起,一边玩乐一边商议国事,这个叫快乐工作。”
陈默已经无力吐槽了,只能感慨道:“难怪他们父子君臣之间的关系这么好。”
都说男人四大铁,都是在一个战壕里奋战过的战友了,关系能不好么?
这时燕王喜听燕丹讲了涿邑一战的经过,于是召见陈默。
陈默一过去,燕王喜就拉着他的手,泣道:“若非马先生在阵前舍命相救,本王今日就见不到王儿啦,马先生想要什么赏赐?只要说出来,本王无有不允。”
他不提陈默生擒廉颇的功劳,专说陈默救了燕丹,更让这番话显得情真意切,每个字都是出于挚诚,听得燕丹热泪盈眶,得父王如此,夫复何求?敢问六国可有这么融洽的君臣父子吗?
陈默也很感慨,但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东西是自己凭实力得不到,反而需要向燕王喜讨要的,难道再让他也禅让一波吗?
他也懒得做官,就随口要了万金油的骏马。
燕王喜见此,也知道他志不在官场了,也不以为意,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燕国著名的豪侠田光,名满天下,却始终不愿做官,但是国家有事相召的话,还是用得上的。
这种平时不需要掏俸禄养,就能在关键时刻玩命帮你的人,自然是有多少都不嫌多,因此对这种不过分的要求当然是尽量满足了。
进城之后,燕王喜带领文臣武将去摆庆功宴,门客们自然是没资格跟去王宫的,而且在涿邑的时候燕丹已经摆得够多,陈默每天吃喝玩乐都要吐了,而且因为美女不限量供应的缘故,甚至有了给鸡儿放个假的想法。
实在是太腐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