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这份檄书,是以元帅府左副元帅粘罕右监军兀室右都监下耶律余睹三人名义发布的。洋洋洒洒,一千多字。其内容要点,大致可概括为这样几个:

一海上之盟是宋朝首先提出来的。然而,宋朝却做出了勾结叛臣招纳逃户岁贡愆期等违反盟约之事。

二点名指责赵佶“包藏祸心昏迷不恭”,矛头直指宋徽宗。

三昔日宋朝招纳平州,“是图我疆”今日我们出兵伐宋,“是图彼地”。“兹所谓出乎尔,反乎尔者也”。

四若赵佶能“深悔前非”,两国可以黄河为界。

五希望沿途宋朝军民迎军纳款,必加恩赏。

宋徽宗看了檄书后,之所以流泪,是因为,他觉得大臣们这是在借金人檄书,给自己施加压力,在逼着自己禅位。从檄书中可以看出,金人这次入侵,明显就是针对着自己而来的。

其实,宋徽宗禅位,并不是贪生怕死,也不是推卸责任。联金灭辽收复燕京是他的决策,招纳张觉也是他的决策,他愿意为此承担责任。禅位,其实就是引咎辞职,就是承担责任的一种体现。

十二月二十三日下午,吴敏宇文虚中与宰执大臣们,都聚集在玉华阁,等候宋徽宗。

大家都静静地站在那里,大眼瞪小眼,各有各的心事。见到宋徽宗走来,宇文虚中与吴敏首先抢上前去,紧跟在后边,亦步亦趋。宋徽宗一边走,一边对宰执大臣们说:“卿等可在此候引,朕与虚中及敏对罢,再来相见。”

宰执们个个诚惶诚恐,不知皇上到底是如何打算的。但有一点,他们都明白,现在宇文虚中与吴敏这两人比较受宠。

宇文虚中还不知道宋徽宗已决定禅位,他向宋徽宗概括汇报了一下,自己去河北河东打算宣谕的重点内容。宋徽宗恍恍惚惚,似听非听,非听又似听,听完后表示皆同意。

宇文虚中退下后,宋徽宗召吴敏与李邦彦一同觐见。宋徽宗希望禅位一事,由他们两人具体操办。宋徽宗对他俩说:“计已定矣,今日就好。”说着,拿出一张帖子,递到李邦彦怀里。帖子上写着宋徽宗御笔批准施行的几件事:

一禅位后自己与皇后搬出皇宫,自己住龙德宫,皇后住撷景西园。二免去郓王的皇城司职务。三任命吴敏为门下侍郎。四内侍随便去龙德宫者,斩之。等等。对于禅位之后的事,宋徽宗觉得,这样安排就挺妥当。

宋徽宗说:“不可不称疾,恐生变乱。”

吴敏说:“亦好。”

宋徽宗又说:“禅位后,只称道君。”

吴敏说:“不可,禅位后,必须称太上皇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