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二日,宋徽宗接连发布三道任命:

一任命宇文虚中为保和殿大学士兼河北河东宣谕使。宣谕使是奉命传达皇上旨意的官员,事毕即去职。宋徽宗令宇文虚中赶赴河北与河东地区传达圣谕的目的,是稳定当地军心与民心。

二任命姚古为京畿辅郡兵马制置使兼都统制。制置使在北宋并不常设,属于临时性的军事统帅。姚古出身将门世家,其父姚兕其叔姚麟,都是西军战将,在关中很有威名,号称“关中二姚”。其弟姚雄也是战功显赫的将军。姚家与种家,是当时西军中最有实力的两大巨头。此时,姚古担任熙河路经略安抚使,他人在熙州今甘肃临洮,并不在京城。

三任命王蕃为宝文阁学士兼畿辅郡兵马制置副使兼都统制。王蕃此时在京城,宋徽宗令他速去陕西刷选援兵,限他在一日之内,把所需将官名单报给尚书省。

这天,通直郎陕西转运判官李邺上书,他在奏章中,详细分析了金人出兵的动机与目的,请求奉使议和。

宋徽宗阅后大喜,立即召见李邺,说:“卿可马上以给事中身份出使金人。若能促成讲和,使金人停止进军,卿功莫大焉。”

李邺说:“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不过,臣有一个请求。”

宋徽宗问:“有什么请求?”

李邺回答说:“臣请求携带黄金三万两前去讲和。金人贪财,唯有金银才能阻挡住金人的进攻。”

宋徽宗对在场的宰相白时中与李邦彦说:“你们马上去安排,可从国库中支取。”

白时中与李邦彦颇感为难,说:“国库中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黄金,需要多方筹备才行。”

宋徽宗想了想,说:“朕这里还有两个金甕,各五千两,都是祖宗留下的。你们可拿去,命书艺局立即销镕,制成金子,一并带去。”

李邺走后,宋徽宗觉得,金人这次出兵入侵气势汹汹,区区金银钱财,恐怕难以阻挡其进军步伐。自己留在京城里还是很危险,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宋徽宗认为,自己还是应南撤到淮浙一带,避敌锋芒。于是,宋徽宗又下诏,令宰执大臣到都堂开会,商量有关南撤的一些具体安排。

参加会议的大臣有,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知枢密院蔡攸童贯,执政张邦昌赵野宇文粹中蔡懋,宣谕使宇文虚中,制置副使王蕃。

等上述大臣在都堂聚齐后,宋徽宗说:“朕欲撤往东南,避敌锋芒,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设置宰臣?如何安排舟楫运送宝货?等等。今日请诸卿商量一下,拿出具体办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