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0年,周桓王姬林登上天子宝座。

即位之初,刚刚崩了爷爷,紧接着又崩了父亲,崩的悲惨至极,愤怒至极,窝火至极。王室,太不幸了,一切,注定春秋这段时期不会太平。

周平王与太子狐的死太突然了,关键是发生在交换人质之后。虽然不是郑庄公直接杀死,却间接导致他们的殒命,这笔烂账,被记在他的头上。

年轻人,火气盛,面对霸气的郑庄公,周桓王不甘心受到胁迫。即位后,根本没顾忌郑庄公的感受,正大光明地把朝政交给了虢公忌父西虢公,也算了却爷爷当初的心愿。

虽然夺了郑庄公的权,但并没有废除他王朝卿士的资格,也算给他留点儿面子。

郑庄公可以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对周平王,自己是过分点儿,但自己也不愿意那样至于太子狐,郑国可没亏待他,整天好酒好肉,礼遇有加,谁想到他身体那么差而郑国从前迎立平王、协助迁都的功劳,瞬间被一律抹杀。

现在,这小崽子刚刚当上周王,就把我一脚踹开,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可恼!

没办法,虽然他岁数小,但现在他是公认的老大,必须忍。

郑庄公回到郑国,心底还在生闷气。爵位保留了下来,但是没有实权,自己被晾在朝堂,可以说是灰溜溜的被人家赶回来,丢人丢到家了。郁闷!

这几件事发生的很快,加在一起,不超过一个月。

郑庄公心中愤恨不已,他召集臣下,想要教训教训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至少也要恶心他一下。经过商议,立刻派遣上卿祭足,率领军队,在郑国与王室的边境转悠。

当然不是去打仗,虽然郑国军事实力强大,但还不敢公然向王室开战,那可真的成了谋反叛逆。周王,毕竟是天下共主,与他开战,容易遭到诸侯的合力反击,郑庄公还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郑国的军人,并非穿着铠甲,拿着武器,而是化装成平民百姓,去王室边境整点阴招,解解闷气,这是他的强项。

对周王,面子上要过得去。那是一面旗帜,将来还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不能完全撕破面皮。

4月,麦子即将成熟,微风吹过,麦浪起伏,眼看又是一年的好收成。

郑国士兵趁着夜色,挥舞镰刀,强行收割周室温地今河南温县的麦子。一夜之间,把附近的麦子,几乎收割得一干二净,只留下光秃秃的麦田,让人愤怒。

温地是苏国都城,子爵,属于周王管辖范围内的一个小国。虽然由苏子管理,实则是王室的土地。

温地的麦子,是百姓的口粮,也是王室的口粮,虽然对王室的总收入影响不大,对当地百姓却是致命。最糟糕的是,抢劫王室财物,造成的社会影响,非常恶劣。

何方盗贼,敢在天子脚下撒野?

很快就查明,原来是郑国人干的。周桓王非常愤怒,这分明就是报复。但是,没有直接证据,问罪,人家不承认打,不一定能赢。

最后经过群臣劝解,还是忍气吞声吧!毕竟都是一家人,而且郑国两代人,对王室贡献不小剥夺人家的权力,心底难免有怨气,这次原谅他,下不为例。

麦子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周桓王的忍功,只能算小成。

郑庄公正在考虑,自己挑衅了那个小鬼,该如何应对他的报复,左等右等,没有等来一兵一卒,也没有等来问罪的使者。虽然如此,郑庄公依然怨气难消,总想挑点事儿。

转眼到了9月秋收的季节,王室边境的水稻成熟了,稻穗沉甸甸的,十里飘香,蛙声一片,百姓们笑容满面,谈论着今年的一个好收成。

然而,还没乐呵两天,郑军又出动了。跟上次一样,他们乔装打扮,趁着夜色,把周室边境的稻子扫荡一空。而且据说只要稻穗,不要稻秧。

这次扫荡,收获颇丰。

麦子被盗,说起来还是苏国的财产但水稻被盗,那可是王室的直接财产,影响恶劣。

郑国缺粮吗?不缺,就是要恶心一下周桓王,有本事来打我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