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珍贵文物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是1431年冬,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郑和亲自撰文镌立的石碑。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碑文楷书计1177字,详载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间,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经过与第七次下西洋任务,是研究我国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珍贵实物史料。

碑以黑色页岩为料,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其中二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

回到昆明以后,巩碧玉开始认真构思,准备动笔撰写一部关于郑和生平事迹的书籍。

巩碧玉是云南省民主党派的负责人,也是昆明市的政协委员。

一次,她在政协会议上认识了一位姓郑的委员。两个人在闲聊之中,巩碧玉无意中提到了郑和。

郑委员感叹道:“我的祖先太伟大了!”

巩碧玉吃惊地问道:“难道你是郑和的后裔?”

郑委员自豪地回答道:

“我叫郑云亮,是郑和的十八世孙。

我们家还保存着郑家的家谱呢。

郑和在我们云南的这一支后裔是郑恩来长子的后代。其中的一部分人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因为无法忍受官府的压迫被迫外逃,十五世孙郑崇林离开云南玉溪老家,跟随马帮逃到了泰国北部的清迈府,娶了清迈府土司的女儿,从此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了。郑崇林主持兴建了清迈的第一座礼拜寺。门楣上那块用纯金锻造的牌匾就是从云南用马帮驮去的。现有在泰国有后裔30多人。

南京的那一支后裔是郑恩来次子的后代。

因为郑和一生定居南京,部分舰队的官兵追随郑和居住在南京,后来陆续改姓为郑,所以在南京的牛首山山南村形成了郑村。”

巩碧玉紧紧地握住郑云亮的双手,高兴地说道:“太好了。我们郑、巩两家又续上了前世之缘啊。”

巩碧玉利用暑假先后来到云南省的玉溪、沙甸和泰国的清迈,寻找和采访郑和的后裔,经过3年的工作,最终完成了鸿篇巨著大航海家郑和,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伟大的郑和。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确定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了下来。

巩碧玉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报道以后立即拿起手机,拨通了郑云亮的手机,把这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消息告诉了老人。

两个人在电话里兴奋地谈论着有关郑和的一切。

在青海省海东市的乐都区,王臣的后裔王克强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王克强从昆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以后,没有像同学们那样贪恋大城市,随便在西宁市找上一家单位留下来,而是回到了位于海东地区的乐都县。

好面子的王父以为儿子在省城读了3年的大学,说不准能混个什么领导,最起码也是个坐办公室的机关干部,好歹也捞个城市户口。他如今看到王克强孤身一人回到了山沟里,气得脸色都变成了绿色。

王父骂道:“不成才的东西。瑙们王家还指望你光宗耀祖呢。你倒好,跑到穷山沟里躲清闲来了。”

王克强嘿嘿的笑了两声,说道:“您老人家不要生气,我一定给咱们老王家争光。您先给我一笔启动资金吧?”

王父把脖子拧向一边,吐了一口唾沫,没好气地说道:“你要钱做啥呢?”

王克强回答道:“我打算发展有机农业,一定能挣大钱的。”

王父说道:“骗鬼呢!农民世世代代守着土地,你看哪一家靠农业发家致富了?”

王克强又是嘿嘿笑了两声,不紧不慢地说道:“老爸,钱就算您借给瑙的。明年这个时候连本带利保证还给你。”

王父迟疑地问道:“本钱多少?利息多少?”

王克强回答道:“本钱两万,利息按照5计算,比银行的利息还要高呢。”

王父半信半疑地叮嘱道:“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可要算数啊。”

王克强抱着父亲的肩膀摇晃着,满口答应道:“一定算数。你就等着拿吧。”

王父嚷嚷道:“不要晃荡了。把瑙的骨架晃荡散咧!”

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的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方。历史上一直被称为河湟间或者河湟地区。

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乐都县、民和县、湟中县、湟源县、平安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组成海东地区,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

海东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为发达,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和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之一。

王克强瞄准城市潜力巨大的菜蔬、水果市场,抓住这个商机,在老家南山承包了几百亩果园和土地,雇了十几个村里的青年,春夏经营当季的畅销蔬菜,夏秋还打理果园,由红元帅、红星、红冠组成“三红苹果”和嫁接杏、桃子等个大味甜,深受顾客的欢迎。秋冬盖起了几百个农业大棚,种植了反季节的蔬菜和各种花卉,销售到西宁和西北的各大城市,赚了个碗满钵满。

等到别的农家开始学习他的做法的时候,王克强及时转换产业,开始栽种大黄、贝母、枸杞、甘草等药用植物,抢占中药材市场,又狠狠地赚了一笔。

王克强积累了原始资本,又杀回了西宁市,和朋友合资成立了格桑花餐饮有限公司,在西宁最繁华的地段开办了规模宏大的格桑花大酒店。他亲自担任了公司的董事长。

王克强在湟水河畔的小桥高档小区购置了几套房子,把父母和兄弟姐妹全部接到了西宁生活和工作。

m.3qdu.com人世间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118/118083/

王父高兴地说道:“光宗了。也耀祖了。”

王克强问道:“你当年是不是给我放高利贷了?”

王父急忙摇头,坚决地说道:“瑙没有放高利贷。是你自己故意多给瑙钱的。瑙知道,你是变着戏法孝敬瑙和你妈妈的。”

大家听了王父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幸福的笑声飘荡在湟水河面上,飘上了高高的北山顶上。

在工作的闲暇之余,戴着金丝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着西装革履的王克强,会静静地站在办公室的落地大窗户前面,眺望着远处白雪皑皑的祁连山,思考着在世界各地建立格桑花连锁大酒店的宏伟规划。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