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久间第二天在音乐学院进行的讲座,从气氛上来说更好一点。佐久间太全面了,讲授的主要是音乐的风格化和整体的风格气质的打造。不管是歌曲、词做、编曲还是演唱,在佐久间看起来都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只有最合适的来组合在一起才行。他现场将几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进行风格变换,而且他的声乐功底也能支持住他的表现。
有学生问,他们应该如何从传统中汲取音乐养分。佐久间想了一下说:“你们那么多非常值得珍惜的音乐材料,照道理不用问我这种问题。尤其是这种问题问一个外国人真的好吗?”
哄堂大笑。那学生有些尴尬:“对不住,完全没觉得你是外国人。太接地气了。”
“我就当你是夸我。”佐久间说:“其实,本地化是这些年音乐发展的一条路线。真的要说材料,俯拾皆是。就比如方言,其实有很多有趣的变化,而且基本只有本地人能用到最好。一旦离开了地域,很多细微之处外界是既不掌握也不理解。”
“方言?”
“对,方言。你们应该也来自各地吧?我想想你们应该都知道我那首他说吧。“佐久间问:“同学,你哪里人?”
“上海。”
“边上那个呢?”
“湖南。”
“再边上?”
“福建。”
“然后继续“
“北京。”
“你个北京人跑上海读音乐?中央音乐学院比上音难考?”
“哈哈,机缘巧合。”
佐久间收起了插科打诨的态度,说:“上海、湖南、福建、北京我就用这四种方言。来重新填一下他说。”
佐久间花了20分钟时间,现场填完,然后给大家唱了一遍。全场瞠目结舌佐久间掌握的方言大概不算特别标准,但标志性非常鲜明,辨识度极高。现场的弹奏中,加入的修饰音色中也有各种当地的乐器、民间戏剧的调子和发音方法等在场的学生老师都震惊了。这是个外国人?比他们中间大部分研究得都深。而且,所谓的重填,用的名人名言之类都是当地出来的,这种见闻广博,真的有点吓人
然后,佐久间又用日语填了一遍。虽然为了大家能听明白,故意夸大了关东音关西音东北音和冲绳音的区别,但大家的确是听明白了。在这些组合中,词本身的填做效果,被发音和配器很自然地衬托出了效果。
讲座的效果非常好,佐久间用两天时间,给这边的人留下了商业和创作两开花的深刻印象。他做的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或许他自己是个天才,但完全没有把这一面表现出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都是积累,以及如何使用积累最后,佐久间表示,之后将组织一次考察活动,让一些学生能够去体验一下现代化的音乐创作和运营的全流程。
佐久间轻松地结束了讲座之后就离开了。坐上车之后,还没几分钟,桥本的电话就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