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松就像是不知道城中对蒙古的种种传言,开始频频拜访各皇子府上不过别人信不信坚持蒙古对孟朝一直抱持着友好之心绝无侵犯之意。至于屠城杀人一事他认为打战哪有不死人的,如果他们不抵抗投降的话,也不会遭遇这种待遇。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他不觉得蒙古做错了。

他在开封停留期间特意打听了朝中局势也知道到底哪几个皇子有竞争下一任皇帝的实力心下有意结交并送上了准备的礼物。

碍于他是使臣的身份,皇子们也不好太冷落他,客气的回赠了礼物。但是并无意深交,不说永平帝明显的倾向于金国的态度,他们自然要跟着走。就是单从他们本身论,关于蒙古会成为未来的强敌这一概念还是模糊的。

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又一个野蛮未开化的民族哪里值得他们低下高高在上的头颅折节下交呢?因此对于那日松甚是敷衍了事而且也不认为远在千里的蒙古能帮上什么忙归根结底还是轻视的。

那日松自然能察觉到他们的态度,他冷笑,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他还真看不上孟朝的这帮皇子。

索性当前只是试探,那日松也没有抱着一定成功的希望,关键要先打通关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不仅如此,他还留意到了孟朝重文轻武的习惯现象,领兵打仗的将领竟然被文臣压制,真正有实权的都是读书出身站在朝堂上的人。

不像蒙古以实力为尊,哪个部落掌握的兵多,粮食牛马丰盛,地盘大,首领就有更大的话语权。

他觉得很有意思,认为那些文臣也可以结交一下,因为他们在朝上说话更有分量,是值得投资的对象,说不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他也了解这些读书人的脾性,轻视鄙夷他们外族人,看不起他们这些关外民族。

但是那日松相信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固执的,闲着也是闲着,他决定在孟朝剩下的日子里,多认识一些官员发展一下关系,谁能肯定未来没有用处呢?

那日松优哉游哉的京城乱晃,漫无目的仿佛抱着纯粹的好奇之心,造访各府门第,即使遭到了冷遇也不过一笑置之。不少人甚至暗讽这蒙古人冒然登门拜访,果然是野蛮无知,慢慢的也不当他是一回事。

金蒙使者的到来,在京城学子中造成了热议,不时在一起聚会议论城中宣扬的有关金蒙两国的战事是不是真的。大家各抒己见,慷慨激昂指点江山,讨论的热火朝天。

韩缜参加了几场李钦他们的聚会,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知道的情报。他觉得这是好事,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外面的形式,而不是一抹黑的什么也不知道。

古代碍于交通信息传播的落后,很多的人对外面发生事情的接收是很慢的,消息的匮乏也会影响大家对事情的判断。

韩缜决定以后要多收集有关蒙古和金国方面的信息,然后定时找机会公布出来,给人们了解的渠道,这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金蒙使者还未离开,一切还未成定局,大家都在关心朝廷会如何应对的时候,却传来了永平帝再次病倒的消息。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永平帝患病的消息了,比起前几年,永平帝衰弱了很多,病痛也时不时的来袭,给人以不详的预兆,皇帝还能撑下去吗?

永宁侯也从京郊的军营返回了府里,韩缜听到消息,当即兴匆匆地跑了过去。

永宁侯这段时间也忙,他不仅掌管着黑旗军,如今还兼着神策营的副统领一职。不管永平帝是出于什么目的把他安插在神策营。对于他来说都是求之不得,没人会嫌到手的军权烫手。

神策营的两股势力,一方是代表着皇帝的统领,另一方就是长宁侯所属的势力。而永宁侯是永平帝派过来的,某一程度表示皇帝信任他,是皇帝一派的人。而现任统领年老,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为了家族未来着想,既不想背叛永平帝又不想提前站队,那么选择从这场争夺中退出去隔岸观火也是不错的选择。索性借病放权,少在军营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任他们斗去。

如今的神策营永宁侯占据半壁江山,跟长宁侯这边斗了个旗鼓相当,而且隐隐有占据上风的劲头。

不过,这些还是不能让永宁侯满足,神策营算什么,他想要的是所有的军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再也无人辖制才是他想要的。

他清淡的眉目带着微微的倦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半边脸隐在阴影下,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韩缜好久没见到自己老爹了,心里有好多话想要问。

永宁侯的书房是不禁他来往的,不过站在门外看着老爹露出疲倦的神色,他不由得不忍心打扰了。算了,他还是等会再过来!

他朝里探了探头,跟守在门边的亲卫示意了一下,当即转过身轻手轻脚的准备离开。

“来了怎么不进来?”永宁侯淡淡的声音响起。

韩缜顿住脚步,转过身趴在门上讨好地笑了笑:“我吵着你了吗?您要不要先休息一下,我可以呆会再过来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