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看着曾永,笑着问道:“叔父,你的位置是不是也应该挪一下了?要是没记错,这几年叔父每年在吏部的品级中,可都是上上呐。”

曾永嗯了一下,倒是很认真看着赵悦,带着一丝感激道:“叔父每年能拿一个上上,也都亏了贤侄你了。没有你的杭州市舶司,这杭州府也没今日这景象。”

说到这里,曾永很深情道:“叔父代表杭州府下所有百姓感谢你和杭州市舶司。”

赵悦摆摆手,笑着道:“叔父言重了,今日杭州府能有这样的景象,也是叔父的功劳。我和杭州市舶司,最多也只是小小推了一把而已。”

曾永没再矫情,只是感叹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来这杭州府,总算没辱没了皇上给予的信任,也没有辱没这数十万百姓的厚望。总而言之,也还是感谢贤侄了。”

赵悦呵呵笑了笑,杭州府的变化,当然有他和杭州市舶司的功劳。不过在曾永的面前,也没太多必要邀功了。他现在想的是,曾永三年大考之后,到底又会去向何方?是入京呢,还是换一个地方,升迁一步,然后依然在地方任职?

大周官员的考核尽管是三年一评,但每年吏部都会对官员进行评级,查看官员的政绩,以便给官员在三年一大考核中给出参照。每年的评级,一般分为下下,中下,中中,中上和上上五个等级。

规规矩矩的又没太多政绩的官员,一般都是中中,要是官员有犯错,一般都是中下或是下下。如果被评为了下下或是中下,那三年一考核中,基本上都是升迁无望了。评为中上或是上上,则有希望获得升迁。

曾永来杭州做知府的这三年,因为有赵悦和杭州市舶司的存在,杭州府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曾永的这个杭州知府的政绩无比亮眼。在三年每年的评级中,基本上都是被评为上上。

曾永能被评为上上,原因一点也不奇怪。就拿教育来说,目前在杭州府治下,有赵家和市舶司这边的巨量资金资助,受学儿童得以普及,几乎每个村落都举办了小学堂,儿童入学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大周朝本来就文风极盛,特别是江南地区更如此。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几乎深入人心,但就算如此,江南这样富泽的地方,适学儿童能读书的,在此之前都不会高,在曾永担任知府之前,也不过百分之二十多到三十左右。

就如在临近的苏州府,此刻的适龄学生入学率也不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但就是这样的入学率,在大周朝的所有州府里,都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现在和杭州府一比,那又弱太多了。除了这低等的教育,现在杭州府又还新建了一所更高级的江南学院,现在江南学院的名声已经慢慢的打了出去,影响力日益剧增。

所以就教育这一块的政绩,曾永这个当地知府的政绩就足够亮眼,都能让吏部的官员给出一个上上了。

另外因为赵悦的市舶司带来了巨量的财富,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很有钱。有钱之下,不仅官府出面,甚至民间也大力出钱,通力合作大力铺桥修路,极大改善了杭州府下的各种道路情况,这又是一个巨大的亮眼政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