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亲陪许素安在院子里放完迎年鞭炮,回到温暖的家里,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

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许素安吃出钱来了!”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

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噼里啪啦,星光闪烁,震耳欲聋烟花腾空四起,映红天际,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被淹没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是男孩子们的最爱。

父亲年前不定哪一天从外面回来,会突然从提篮里拿出两挂小鞭、几扎滴滴金和几个又粗又大的红皮爆竹,笑眯眯地递到许素安手里,给许素安一个意外的惊喜。许素安常常乐不可支地旋即跑出去,与小伙伴们夸耀上几句。

不过,父亲总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着许素安一起放鞭炮。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粗犷高亢、感天动地的男高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诗句。诗中典型的意境,鲜活的细节,构成了一幅乡风民俗的绚丽画卷,流传千古,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

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

其实,话里话外人们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守岁”时,许素安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许素安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除夕夜,在期盼中人们内心还有一种敬畏。父母常常压低声音神秘地告诫孩子们,不许大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得弄坏家里的东西,弄坏了东西会不吉利。

许素安和弟妹们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或做错什么,说话时轻声细语,仿佛声音一大,就是不敬,就会惹怒无处不在的神灵。

不过,小时候许素安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级要求抓革命,促生产,移风易俗,过革命化春节。

然而,一纸通知终究抵挡不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粉碎“4人帮”,拨乱反正,春节习俗愈加红火起来。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们拜年去了。孩子们身上穿着新衣,兜里装着压岁钱,嘴里含着奶糖,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功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

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许素安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在挥手告别那一刻,许素安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许素安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过年真的很累,年前的忙碌已使人精疲力竭,从初一开始,每天除了要接待络绎不绝前来拜年的亲友,还要带上礼品,走亲访友,七大姑八大姨,该去的一家都不能少,只是再累心里也高兴。

男孩子们还不时地惦记着回家放上一通鞭炮。这过年啊,过的就是传统,就是味道,就是气氛。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以说,元宵节是行将结束的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然而无论多么热闹,也难掩人们对告别春节的不舍。

春节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这浓郁、美丽的乡愁。

元宵节则是人们对春节留恋的咀嚼和回味。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不变的是情,是根。春节的传统文化,传达出来的精神是民族团结、友爱。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