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身前摆着笔墨纸案且席地而坐的九百名接受第三场比试的士卒,王邵腋下夹着厚厚的试卷一脸“报复社会”的表情走到了点将台上。

想想,十几年下来,自己只有被人监考的份,没想到,今朝我王邵也有监考别人的机会,这滋味,果然不错,嘿嘿嘿,总结一字曰:爽!

等等,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只有九百名?不是说好了第二场比试之后有两千余人入选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剩下的人皆是目不识丁。

这不是王邵歧视人家没文化,而是因为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太耗费王邵的精力,书本上记录的知识远比孔老夫子那套“因材施教”来的效率,也更容易普及与发扬。

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能看的懂,王邵总不能从“甲乙丙”开始教起吧,那还不如杀了他算了。

好在,能入禁军的士卒大多皆是功勋之后,家境与家教让他们能从小习文识字。

也许,有人又要问了,就算作者菌说的对,那会识字的人也太少了吧?

没错,其实在贞观年间能识字、会写字的人还真就不多,像禁军之中能挑出一小半已经是足够奢侈了。

一来,氏族大阀私藏了许多古集经典且敝帚自珍从不外借。这也是氏族门阀多学子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氏族内的学子多了起来,那么入朝为官的机会就会越大,整个家族在朝堂上的利益也就更加巩固,而日渐繁荣的氏族又反过来能培养教育出更多的学子,久而久之,似乎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就似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直到连李世民的面子也可以枉顾,这也是五姓七家能在大唐豪横的根源。

二来,对于大唐百姓来讲,习文的成本太过高昂。

咱们且来细品,读书读书那肯定是要先有书喽,那么问题就来了,书在哪儿呢?

书都在“官家”、“地主”家里头,他们是藏书万卷堆砌成阁,但就算落了灰尘也不见得能轻松流入民间供百姓随意翻阅和学习。

普通百姓的娃娃若想正统的学习文化知识,只能去上某些大氏族兴建的子弟学校,也叫私塾,而在这之前,还得上交一笔不小的“学费”。

现实是很残酷的,本是被剥削的羔羊想要翻身成为恶狼,那这蜕变的过程,就必须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在王邵洛阳造纸厂还未建立之前,一本普通的儒家经典在西市甚至可以叫上千金,有是还有价无市的那种。其中,光练字用的宣纸就不是般百姓能负担得起的。

所以,王羲之之所以成为书圣,不是因为他写字真能染黑一池塘的水,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家富有啊,干什么不出头啊,对不对?

不似明清时期的“穷读书,福学武”,在贞观年间,文人还是很受人尊敬的,就跟西方民众尊敬魔法师似的,其本身就代表着财富、学识和阶级层次。

有些扯远了,说这些其实就想表达一个意思,这九百人之所以被王邵选入,是王邵再三考量的结果。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

说王邵命人一一发下试卷之后,面对一脸愕然的学员们,台上的王邵一脸奸笑着宣布道:“嘿嘿嘿,诸位没有看错,尔等面前案上的那张宣纸就是第三场比试的内容,既不要尔等跋山涉水,也不是演武冲杀,而是对纸上的十道问题如实作答,答对一题积一分,答错一题则扣一分,若空而不答,则既不得分也不扣分,积满六分即为合格,时间为一炷香,准备开始吧。”

王邵话毕就点起了身边的线香,笑意盈盈地看着底下九百位埋头审题的士卒,不出所料,那底下的九百位士卒皆露出一脸见鬼的表情,甚至一脸呆滞,连手上的试题掉在地上也毫无察觉。

齐教头见此,好奇心顿生,装作替学员捡试卷工夫不禁瞥了两眼,这不瞥还好,一瞥之下,差点吐出一口老血来。

“这……这是试题?这简直是在胡闹嘛!”齐教头哆嗦着嘴皮发出了一声惊叫。

上面写着什么?

第一题,假设公鸡是黑羽,母鸡是红羽,问,两者生下的小鸡应是何羽?

第二题,步卒若想追上骑兵,最恰当的行为是何?

第三题,前有荆棘拦路,在不允许绕道的情况下,该如何快速的让身后的队伍通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