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合上小学的学校是片区的中心完小,学校规模比较大,任课的老师有些是从其他乡调过来的。馨合的班主任姓王,是从东湖镇调过来的市优秀教师,教过馨合的堂姐。王老师很随和,非常爱护学生,知识也很渊博,馨合特别喜欢上语文课。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六年纪办了一个重点班,主要是往县里的一中和二中输送生源。由王老师担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郑老师担任数学老师。郑老师非常年轻,是刚从市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瘦高的身材,喜欢打篮球,唯一不足的是脸上长了很多的青春痘,还有青春痘留下来的坑坑洼洼。即便如此还是不影响馨合崇拜这个充满阳光的大男孩。王老师年纪大些,小孩已经上高中马上要高考了,所以每天返回城里的家中照顾小孩。
馨合给王老师和郑老师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刻苦温顺。事实也正是这样,馨合学习非常认真,她不想留在乡里上初中,她要上县城的一中。
六年级开学考试考三门功课:语文、数学、自然,年级排名前65的编入重点班。馨合语文考了98分,数学考了99分,自然考了92分,年纪第二,排她前面的是王鹏,原五三班的,五年级的时候她们两人每次都竞争年纪一二名。
每个人都有过辉煌的时候,有的人是在学业中的某个阶段,有的人是在职业生涯中,有的人是在爱情婚姻家庭中。对于馨合来说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算是她有限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候了。
你能想象每次考试语文95分以上,数学经常100分,一学期拿4张奖状是什么情形吗?馨合从四年级开始就不往家里拿奖状了,因为三个堂姐妹都没有,只有她一个人有,还不止一张,每个学期包揽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除此之外对于乡里主办的演讲和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正文比赛、奥林匹克竞赛她都很积极地参加,往往都能拿到好的成绩,还一直是校广播站的副站长兼播音员。
而这一切姐妹们都没有,为了不显得“出色”,她会在领完通知书的路上把奖状撕了扔掉。然后跟爷爷奶奶说,本来有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让给别人了,所以一张都没有。
六年级开学考试让她进入了重点班,并且成了王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在乡里小学都是按照成绩来排座和旋班干部的,这一点恐怕所有教育资源匮乏,不怎么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乡村小学都是这样。自然而然馨合坐在中间一组的第二排,按照常理也应该当上班上的副班长。
自从妈妈离家出走后,馨合的性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太愿意说话,下死工夫读书,只想着上好的初中和高中,其他的事情不太愿意多管。王老师在宣布完班干部名单后,馨合找了王老师,表示不愿意当班干部,只想好好上学,王老师同意了。
重点班自然有重点班的特色,比如说重点班的学生学校给安排宿舍,让学生住校学习。另外重点班取消音乐、美术、体育和手工课,只保留语数自然三门功课。重点班每天比别的班多上一节课,晚一个小时放学,还要晚自习到9点半。
没有错,这就是高考生的待遇,那时候被用在了小学生身上。因为教育资源有限,生在农村不付出更大的努力根本没有办法享受更高级的教育,教育资源的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所以当馨合在应对中考和高考的时候根本不觉得有多幸苦,因为这一切她从小学就在经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